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9日 · 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常見病徵包括: 發燒. 乾咳. 感到疲乏. 其他病徵包括: 喪失味覺或嗅覺、鼻塞、結膜炎、喉嚨痛、頭痛、肌肉或關節疼痛、皮疹、噁心或嘔吐、腹瀉、發冷或暈眩。 有些受感染者只有很輕微或不明顯的病徵,有些則可能出現嚴重的徵狀,例如呼吸困難、胸口痛或精神混亂等。 新冠肺炎症狀|併發症. 包括: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困難綜合症(ARDS) 敗血症和敗血症性休克. 血栓栓塞及或多器官衰竭,包括對心臟、肝臟或腎臟的傷害。 有些患有 2019冠狀病毒病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會出現一種罕見但嚴重的疾病,稱為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導致多器官衰竭和休克. 年齡較大或本身有健康問題的患者(例如高血壓、心肺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癌症等),有較大機會出現嚴重情況.

  2. 2023年5月31日 · 根據BBC的初步研究顯示Omicron的症狀似乎在被感染的二至三天後就會出現也根據西班牙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La Rioja傳染病專家Vicente Soriano博士所述,被Omicron感染之後一天內病毒便會在體內複製,兩天內身體也能驗出病毒,代表Covid潛伏期在二至三天內。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處) Omicron確診常見問題2. Covid感染者的傳染期有多長? 根據BBC報道所指,Covid大概會在體內逗留七天,在被感染的第二天就確診,接下來的三至五天都是傳染期。 換句話說,在確診後七天,如果症狀已經消失的話,大部份確診者已經不具傳染力。

  3. 2022年9月14日 · 健康. Kelly. Sep 14 2022. BA.2.12.1變種病毒Omicron感染個案接連被發現其傳染力強症狀亦與BA.1有所不同。 一文即睇變種病毒Omicron BA.2病毒特性、症狀、潛伏期、傳播力及疫苗的效用 。 BA.4及BA.5變種病毒. 隨著政府放寬社交距離限制,酒吧、卡拉OK活動重啟,市民生活漸漸回復正常,社區亦同時出現多個爆發群組,相信會有更多相關確診。 (圖片來源:RTHK NEWS) Omicron變種病毒BA.2 |BA.2 是什麼? Omicron 的類型包括 BA.1、BA.2、BA.3,以往大多發生的Omicron感染個案及世界流行的個案主要是Omicron BA.1病毒株,但隨著疫情不斷演變,BA.2 的病例不斷增加,甚至超越 BA.1 。

  4. 2022年4月20日 · 兒童的氣管比成人窄,所以哮吼較易出現在兒童身上,是相對容易判斷的症狀之一。 在新冠肺炎中,僅感染Omicron病毒株有出現類似病症。 台灣發現兒童染疫後4大症狀 發燒、咳嗽居多. 近日,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兒童與成人及青少年染疫後,在性別比例、染疫症狀上均有不同。 兒童4大症狀排序為 發燒、咳嗽、流鼻水及鼻塞、喉嚨症狀 ,對比成人及青少年則為喉嚨症狀、咳嗽、流鼻水及鼻塞、發燒。 兒童以發燒症狀最為常見,咳嗽排第二,這可能與兒童不易察覺喉嚨痛,以及不會主動描述不適有關。 此外,兒童在感到肌肉痠痛、發冷、嗅味覺異常症狀的人數都是零,相信亦可能是兒童對這些症狀難以描述。 分析亦發現,兒童患者男多於女,而兒童染疫後,照顧者多為媽媽,容易導致媽媽隨後也被傳染。

  5. 2023年2月1日 · Omicron症狀一覽 Omicron潛伏期+傳染期. 核酸檢測和快測呈陽性,都視為確診者。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確診申報|1. 去快測申報平台交資料. 快測申報平台. 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 : https://www.chp.gov.hk/ratp/# 衞生防護中心2019冠狀病毒病病人網上申報表格 : https://www.chp.gov.hk/cdpi/ 而除了一般的社區隔離設施外,位於竹篙灣的政府社區隔離設施可容納長者與照顧者一同隔離,亦可以容納有父母或照顧者陪伴的兒童 一同進行隔離。 此外,長者暫托中心可讓有護理需要的長者入住, 亦能為他們在隔離期間提供護理服務。 確診者可在家居隔離。 (圖片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6. 2023年1月3日 · 1. 肺部,呼吸道問題. 最為常見,包括:咳嗽不止,喉嚨乾栝,感覺到有痰但咳不出,喉嚨不適(不屬於痛,但總覺癢癢的),失去嗅覺。 2.心理健康問題. 包括抑鬱、過分焦慮和難以清晰思考,就是坊間常說的腦霧。 3.脾胃問題. 包括腹瀉,常見於本來就脾胃較差的人士。 在上述新冠後遺症中困擾較多熱的就是咳嗽,醫師表示咳不出痰會有機會變支氣管炎,眾多後遺症中最困擾病人的是咳嗽,有些病人反應可以成個月咳都未好。 久咳會演變成支氣管炎. 醫師發現很多病人咳嗽不止,並在咳嗽一岀現便服用止咳藥,但若氣管內有痰,而咳嗽被止咳藥抑制,而一直無法順利排出積存的痰,不但會加重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支氣管炎。 醫師表示:只用止咳藥而不咳出氣管內的痰有機會變成支氣管炎。 (圖片來源:新傳媒圖片庫)

  7. 2022年2月21日 · 步驟1:透過親朋好友或快遞服務取得並且交會深喉唾液樣本收集包。 步驟2:回想出現病徵前1星期的行程,通知曾密切接觸的親友。 步驟3:病徵輕微,但想獲得專業諮詢可撥打醫管局熱線(1836115),熱線電話可解答等候入住隔離設施的確診者查詢。 步驟4:等待入住隔離設施期間,病徵加劇想要醫療援助,可前往7間確診個案指定診所就診,或撥打熱線進行查詢。 已確診患者可網上或電話(36934770)免費預約專用的士。 抗疫的士免費預約流程.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指定診所服務時間由周一至日包括公眾假期,上午9時至下午1時,以及下午2時至下午5時。 同時開設熱線(電話:1836115)回覆初步確診患者諮詢。 7間指定診所: 步驟5:若檢測結果呈陽性,衛生署將會致電跟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