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宣道会陈瑞芝纪念中学校内大部份中一新生是由 香港教育统筹局 实施的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中招收,另一部份则是在自行分配学位中招收。 学生均为第一组别 (Band 1) 的学生,学术成绩较佳。

  2. Po Leung Kuk Yao Ling Sun College. 简 称. 姚 PLKYLSC. 创办时间. 1982年. 办学性质. 政府资助. 校 训. 谦勤诚信. 知名校友. 钟沛枝. 所属地区. 香港 新界 荃湾 石围角邨. 现任校长. 梁玉冰. 目录. 1 学校设施. 2 基本资料. 3 公共交通. 4 收生教学. 5 著名校友. 学校设施. 播报. 编辑. 学校于1982年创校。 创校初年,位于 石围角邨 的校舍尚未落成,因此要借用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 的校舍上课。 多用途学生活动中心、两个电脑室、图书馆、集思阁、多媒体学习中心、多功能活动厅、多个标准实验室、再生能源运作展示站、排球场及篮球场。 全校已安装空调设备。 基本资料. 播报.

  3. 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是为期两学年的程序,以下年份均以派位年份作准。 1950年代至1978年. 主条目:香港小学会考和香港中学入学考试 1950年代之前,香港政府对中学学位分配并无任何干预。 小学生毕业后如欲升学,需要自行找寻中学。 1950年代,香港教育司署设立了香港小学会考(全名小学六年级会考),以一个统一的公开考试,决定学生能否升读中学。 公开考试的范围涉及中文、英文、数学、常识。 1962年教育司署以香港中学入学考试(俗称升试)取代小学会考,科目有中文、英文、数学。 除了一个总评级外,每科有独立评级 (1级为优, 2级为良, 3级为佳, 4级5级为可等),以评定学生的程度。学生获取升试成绩表后,可到心仪的中学报名, 继续学业。

  4. 2001年,香港中学收生分开男女编排的制度被投诉为不公平,受法院裁决影响,该年沙官中一 需要加开班以接收在原来制度下未能获编入本校的女生。2005年,根据教育署的“校舍扩建计划”,沙田官立中学完成在旧有停车场上盖加建新翼的工程,达到 ...

  5. 金文泰中学(英语:Clementi Secondary School)是所位于中国香港北角炮台山道30号的 Band 1官立文中学,占地约11,148平方米。学校于1926年成立,为全香港第所由英国殖民地政府开办的中文中学,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官立中文中学。1946年,学校兼收女生,开创 ...

  6. 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英语: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简称SSPA,广东话俗称升派位)是分配香港中学学位的一个程序。 香港的学生于小学教育的最后阶段,须参加套由教育局(或其前身)制定的升程序,决定学生所升读的中学。 中文名. 香港中学学位分配办法. 外文名. Secondary School Places Allocation. 历代机制. 是为期两学年的程序. 主条目. 香港小学会考和香港中学入学考试. 目录. 1 历代机制. 2 争议. 性别歧视. 操练试题. 历代机制. 播报. 编辑. 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是为期两学年的程序,以下年份均以派位年份作准。 1950年代至1978年.

  7. 1958年. 办学性质. 天主教中学. 校 训. 臻于至善,力行仁爱. 知名校友. 林嘉华、陈家强、陈伟霆. 所属地区. 中国香港天主教教区. 首任校长. 孙保禄修士.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重要事件. 母语教学. 嘉利大厦大火. 学生网上言论. 迁校计划. 3 收生教学. 4 校舍. 5 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