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7日 · 中國. 即時中國. 國家統計局2023年末全國人口14.0967億人 較上年末減少208萬人. 撰文:鄭寧. 出版: 2024-01-17 10:13 更新:2024-01-17 11:04. 9. 據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數據2023年末全國人口 (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09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0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 從性別構成上,男性人口72032萬人,女性人口68935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爲104.49(以女性爲100)。

  2. 2022年1月17日 · 國家統計局去年內地人口增加48萬人 出生人口1062萬人. 撰文:朱加樟. 出版: 2022-01-17 12:00 更新:2022-01-17 23:23. 5. 國新辦今天(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億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千分之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0.34。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億2311萬人,女性人口6億89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以女性為100)。

  3. 2021年5月10日 · 2020年中國各地部分已公佈的出生人口資料。 (多維新聞製作) 內地每日經濟新聞於5月6日稱中國大陸一些地方的2020年統計公報中已經發佈了戶籍人口的資料從資料來看至少14個城市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北和長三角地區比如瀋陽無錫這樣的二線城市其中東北唯一特大城市瀋陽的最新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末該市戶籍人口762.2萬人人口出生率6.68‰,比上年降低1.67個千分點出生人口性別比107.1人口死亡率10.02‰,提高1.71個千分點。 人口自然增長率-3.34‰。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瀋陽第一次戶籍人口增長率告負。 根據該市統計公報,2016年至2019年,瀋陽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為1.18‰、-2.53‰、-0.61‰、0.04‰。

  4. 其他人也問了

    • 未富先老:製造業出走、養老負擔增
    • ↓點擊影片觀看↓中國製造業外流,印度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嗎?
    • 少子化將削弱中國綜合國力
    • 本世紀本將迎「新世界」?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內地經濟一直不斷地和全球經濟產生更多聯繫。中國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吸納原材料,並在世界各地眾多的市場中建立起出口優勢。這很大程度上依賴其極具競爭力的勞動力,也使得國家成為世界工廠。 然而,這個曾經擁有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人口資源終於步入衰退,這使得其過去對全球物價的冷卻效應也悄然消失。

    更令人憂慮的是,中國有可能面臨「未富先老」的處境,至少不會像成熟的發達經濟體那樣的富裕。這意味着西方出口商品的好日子,尤其是奢侈品出口,也將時日無多。 上海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小組預計,2021年以後,中國人口將以年均1.1%的速度下降,到2100年全國人口將降至5.87億,不足現時的一半。這一預測背後的合理假設是,從現在到2030年,中國的總生育率將從1.15下降到1.1,並一直保持到2100年。這種快速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其中,內地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4年達到峰值,預測到2100年將減少至峰值的三分一以下。預計在這段時間內,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繼續攀升,並於2080年前後超過勞動年齡人口。這意味着由目前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需要贍養20名老年人,但到2100年,每100名勞...

    關注少子化問題的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指出,雖然影響綜合國力的人口素質、發展水準、組織能力和凝聚力等條件,惟人口規模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基礎性因素。雖然人口多並不必然強大,但人口急劇萎縮則一定預示着衰亡。 人口下跌的另一個問題,梁建章認為是中國不僅是一個國家,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人口是文明傳承的基礎,中華文明一度佔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現不足五分之一,而每年新生兒只占世界十分之一略強。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佔世界比例將降到5%,中國的份量將一落千丈,中華文明將徹底衰微。 低生育率會使整個內地社會變成接近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即一個年輕人需養兩名父母和四名祖父母,養老負擔極其沉重。況且,低生育率帶來的老齡化危機,最直接的體現是養老金收支平衡面臨沉重壓力。現在東北三省的養老金已經入不敷出...

    上述的內地人口走勢的情況早已被納入許多全球人口增長預測中,有研究指出,隨着各國生育率的持續普遍下降,預測世界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約97億人的峰值,然後在2100年下降到約88億人。與此同時,世界勞動人口比例、各國經濟發展以及自由移民,均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未來,人口增長一大部分將出現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從現在到2050年,這個地區將佔人口增長的一半以上。預計在此期間,該地區的人口總數將倍翻,尼日利亞將成為全球第四人口大國。而亞洲、中歐和東歐將成為人口縮減速度最快的地區,中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23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口數量將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由此可見,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將塑造人類的未來,而歐洲和亞洲的影響力則逐漸減弱,到本世紀末,我們或將迎來一個新的世界。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

  5. 2021年5月11日 · 中國. 即時中國. 內地第7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突破14億人 較10年前增5.38% 撰文:姜庚宇. 出版: 2021-05-11 09:57 更新:2021-05-11 11:16. 67.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11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七人普」)主要數據結果並回答記者提問。 《香港01》現場直播。 根據國新辦發布的通告,此次記者會的與會嘉賓包括: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

  6. 2021年12月14日 · 即時中國. 中國2020年淨增人口204萬 創59年新低. 撰文:蘇子牧. 出版: 2021-12-14 20:30 更新:2021-12-14 20:30. 2.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育齡婦女減少等多因素的影響下2020年出生人口創下近年來的新低同時中國總人口淨增長也明顯下降國家統計局近期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2021顯示2020年相比2019年中國人口淨增204萬人。 12月14日,內媒《第一財經》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對1949年以來歷年人口淨增量梳理發現,2020年淨增人口數量創下了1962年以來的新低。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視覺中國) 數據顯示,1960年、1961年總人口連續兩年下降。

  7. 2021年11月22日 ·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1982年到2000年再到2015年中國0歲至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從33.6%降到22.9%再降到16.5%而60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則從7.63%升至10.5%再至16.1%。 一升一降之間,中國的人口結構已經發生了劇烈變化。 中國的總和生育率,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在1990年時達到2.1的世代更替的基本線,隨後開始逐漸下降。 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已經屬於嚴重少子化狀態。 國際上通常認為,總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條「高度敏感警戒線」,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持續三四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宣傳,很大程度上也是導致現在中國年輕人不願意生育的一大因素。 (視覺中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