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7日 · 中國國家統計局1發布2021年中國經濟數據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億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23億人,女性人口6.89億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以女性為100)。 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8億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5%;60歲及以上人口2.67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億人,佔全國人口的14.2%。

  2. 2022年4月8日 ·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2021年人口數據各省陸續發布2021年出生人口數據根據23個省份發布的數據僅廣東河南山東和河北等4省出生人口超過50萬人其中廣東省是唯一出生人口超100萬人的省份2021年廣東出生人口為118.31萬人

  3. 2021年11月22日 · 11月21日多家媒體援引中國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2021的數據報道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創下了1978來的新低。 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僅為1.45%,同樣創下1978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年鑑數據顯示,2020年相比2019年,中國人口淨增204萬人,而前一年增量還高達467萬,2018年增加了530萬人。 中國持續走低的生育率一直以來都是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 近日有內地媒體援引中國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教授的分析稱,新冠肺炎疫情減少了男女之間的溝通交流,以至戀愛和婚育活動,也影響了人們對於生活、對於生育活動的現實態度——安全感的降低抑制了生育意願。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1月17日 · 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億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7.52;死亡人口1014萬人,人口死亡率為千分之7.1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千分之0.34。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億2311萬人,女性人口6億894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8(以女性為100)。 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億8222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2.5%;60歲及以上人口2億673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8.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億5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4.2%。

  6. 2022年1月17日 · 財經快訊. 中國去年淨增人口48萬人 近60年新低 受三大原因左右. 撰文:孫素青. 出版: 2022-01-17 20:07 更新:2022-01-17 20:07. 受育齡婦女人數持續減少、生育水平繼續下降、疫情等多因素影響下,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繼續走低。 綜合媒體2022年1月17日報道中國國務院新聞辦1月17日舉辦的2021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21年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2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8萬人

  7. 2021年11月20日 · 近日,《中國統計年鑑2021披露2020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1.45‰。 中國人口的自然增長,正在步入尾聲。 2021年還沒有結束,但從各地媒體對今年出生人口的報道看,中國今年的出生人口很有可能比2020年更低。 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很多地方的生育率都出現了大幅下降,有的地方降幅達30%,其他地方也一般下降15%左右。 從現有的數據估計,2021年中國的出生人口可能只有1000萬左右。 而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死亡人口為998萬人,馬上突破1000萬關口。 2020年中國沒有公布死亡人口數據,但根據日漸老齡化的情況看,去年的死亡人口應該已經超過1000萬。

  8. 2021年5月23日 · 香港01就此專訪了人口問題學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 本篇為系列採訪第二篇(共兩篇)。 本文內容僅代表受訪者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一直有學者認為隨着出生人口的減少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減少但也有觀點認為不能過分強調人口數量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避免陷入人口決定論的片面認識中。 你如何看待這兩種觀點的碰撞? 易富賢: 人口再生產和物質再生產是人類社會的兩大支柱。 如果政府不用關注人口生產,那更加不用關注物質生產(經濟)。 當然,對於經濟增長來説,人口並非充分條件,而是與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包括交通)、區位、政策等一樣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在年輕勞動力充足、經濟水平較低的情況下,非人口因素還顯得更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