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中銀國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相關

    廣告
  2. TrendyTogether客戶開立全新證券賬戶即獲贈股票,立即開戶! TrendyTogether客戶,全年享$0佣金及$0保管費,立即開戶!

  3. 開定證券戶口,再睇準時機出擊入市,直接網上開戶進行買賣交易。 即上MoneyHero 全面比較及申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7日 · 明報專訊近期港股市况反覆尋底並跌穿18,000點大關中銀國際股票衍生產品部董事朱紅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近期市况在低位徘徊時見到較多投資者參與牛熊證買賣以及趁低入市追入包括恒生指數在內的指數輪尤其是指數已經下跌相當多的情况下吸引了一定購買力她又稱就算港股下跌較多不致觸發引伸波幅有太大波動表現尚見平穩。 在這個情况下,不會受到時間值及引伸波幅影響的牛熊證,明顯受有意在低位捕捉機會的投資者青睞。 正股欠佳 無阻衍生工具市場尋寶. 以她在市場內所見,牛證、熊證持倉過夜街貨的比例分別達六四之比,已經間接反映投資者的取向。 本報進一步翻查牛熊證周五的數據顯示,牛證、熊證的過夜街貨佔比各佔64.9%及35.1%,相當於期指張數的比例分別為7621張及4125張。

  2. 2023年8月7日 · 今期封面故事專訪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零售交易部主管白韌分析最新形勢白韌分析美國高息環境若持續將為當地中小型銀行及商業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預料聯儲局不單已完成是次加息周期明年更有機會減息另外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目標為穩增長有利中資股企業盈利故他預測恒指年底收市價將較上周五收報的19,539點錄得升幅甚至有機會升至1月27日高位22,700點附近當中他看好中資科網電動車內銀及電訊股。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恒指於5月31日最低報18,044點後,在6月首三周曾悉數上升,跟着便出現「一周跌、一周升」此梅花間竹走勢(見表1),上周便下跌377點或1.89%。

  3. 2023年10月23日 · 中銀國際證券報告指第三季經濟數據明顯好於第二季但恰恰因經濟數據不錯全年5%經濟增長目標實現把握較大市場對後續穩增長政策的預期明顯減弱市場情緒因而轉冷。 今年偏低的GDP增速目標帶來的弊端已顯現,為穩各方預期,2024年GDP增長目標應該更進取,爭取高於今年目標。 同時,該行亦指出,穩增長政策的預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第三季經濟數據的改善幾乎完全來自政策的托底作用,政策之外的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仍然偏弱。 GDP增長目標如果設得過低,各方信心就不容易穩住,經濟內生的消費和投資意願就隨之偏低,從而加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並讓經濟增長更加依賴宏觀穩增長政策,反加重穩增長政策的壓力。 若因全年GDP增長目標似乎可達成就降低宏觀穩增長政策力度,好不容易形成的經濟向好趨勢很可能戛然而止。

  4. 2024年1月24日 · 基金特區:施羅德投資:藉可換股債分散風險 料美聯儲最早6月始減息 籲投資多元化.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明報專訊小琴收到消息話中銀國際BOCI首席執行官李彤上星期五已經Last day辭職走人不過暫時未知佢去向。. 起彤姐 ...

  5. 2024年5月6日 · 大地期貨是中證監核准成立的期貨公司是浙江東方金融控股子公司原為香港中資期貨業協會成員。 對上一家退場的中資行為東航國際金融,於去年2月已無證監會有效牌照,其本持有1號(證券交易)、2號及9號牌(提供資產管理)等。 本報翻查港交所參與者通告,截至5月3日,今年已有21家券商停止或暫停營業,已是去年全年總數32家的六成半,而過去3年,已有逾100家券商停止或暫停營業。 但整體聯交所開業參與者數目,連跌3年後止跌回穩,截至今年4月為564家,較2023年3月增5家(見圖),反映過去一年新開業經紀多於退場。 有業界稱,近月證監會多了向券商查詢,如券商不夠6個月開支的流動資金,會要求券商增資;如未能及時增資,或情况沒改善,便要求券商準備或制定退場計劃。

  6. 2024年5月6日 · 根據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旗下Webb-site綜合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日,西持牌人員有3名,較高峰期約90人,縮減97%,亦為2003年有紀錄以來最低。 方正證券目前持牌人員就有8名,包括負責人員(R0)4名,以及持牌代表4名,較高峰期約43人,下跌81%。 金持牌人增至1819 冠港金融中介. 不過,也有部分資行逆市擴張,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近年持牌人員數目持續上升,目前達1819人,為有紀錄以來最多,並為全港金融中介之首。 其他資行持牌人員數目亦創有紀錄以來最高,包括中信里昂、中信證券,以及華泰金融控股等。 此外,早前有外電報道,部分資券商亦正收縮研究部業務,包括裁員、減薪及削減獎金等各項降成本做法。 上 / 下一篇新聞.

  7.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論壇致辭時表示最近仍聽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衰落資本流出本港經濟和市場等聲音不過他指出過去5年間本港存款每年都有增加累計增加21%。 資產管理總值即使去年受市場回調所影響,由2019年至2022年累計仍增長兩成,說明資本流出香港並非事實。 他指不論是銀行業或資產管理業,都繼續保持韌性和強勁。 余偉文表示,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有韌性、生態圈和機遇三個條件,香港在以上三點都有獨特性。 過去數年香港經歷一連串挑戰,不論是社會騷亂、新冠疫情、歐美銀行危機,香港金融系統仍保持高度穩定,外圍金融影響沒有延至香港,部分原因是當局維持香港的信用和信心,目前外儲維持在4200億美元水平、銀行資本與流動性比率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