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7日 · 二十大李強的評價不該停留在上海疫情. 撰文:泉野. 出版: 2022-10-27 08:30 更新:2022-10-27 11:12. 18. 中共二十大已經結束,產生了新一屆領導班子,其中常委層級四下四上,尤為引人關注的是新常委中排序第二的李強,現任上海市委書記。. 李強之所以 ...

  2. 2022年10月13日 · 外界預期中國會在二十大的同時,改變方向逐步放寬防疫政策,但北京連日 中共二十大在即,《人民日報》連續三日刊登署名文章,強調動態清零的重要性。

  3. 2022年10月25日 ·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十九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五年。 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召開七次全會,分別就憲法修改,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全面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決議,就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4. 2022年10月16日 · 新華社公布的二十大主席團常委會名單有王岐山。 他未露面可能和他在10月12日至13日出訪哈薩克,參加亞信第六次峰會有關。 因為根據中國防疫規定,入境人員需要遵守「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 二十大開幕江澤民朱鎔基未露面 胡錦濤需人攙扶 105歲宋平出席 二十大報告 | 習近平提「兩個結合」 馬克思主義進一步中國化 二十大報告涉台全文︱習近平口頭未提九二共識 全文重申一個中國. 中共二十大. 王岐山. 18. 0. 2. 0. 10月16日上午,中共二十大開幕式在北京舉行,總書記習近平作報告。 根據央視畫面,十九屆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均有出席,已經退休的胡錦濤、李瑞.

  5. 2022年10月22日 · 習近平. 為期七天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今日(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大會完成各項議程後,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

    • 認識百年未有大變局的重要文獻
    • 闡明中共治國理政的創新思想
    • 明確強國但不稱霸的戰略意圖

    中國是觸動大變局的主要力量,中共是變革的核心,二十大是看透大變局的重大事件,二十大報告是解讀大變局的重要文獻。將二十大解讀為習近平借此延續權力是最大的無知,但總會有人用膚淺的視角看歷史,特別是正在發生中的歷史。二十大是習近平領導中國推動新時代轉型,延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用「中國式現代化」支撑中華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的標誌性事件。沒有過去十年「治國理政」的成就,二十大只會是五年一次的中共黨代表會議;沒有這次會議的說明和戰略部署,一般的經濟建設不會升級為「中國式現代化」。如果統領世界發展幾百年的西方大國無法清晰掌握中國共産黨的戰略意圖,就會將「大變局」惡化為「大衝突」。 二十大是中國共産黨宣示下一階段「治國理政」及國家經濟發展的政治會議。它針對的是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會以來,...

    二十大是中國政治的關鍵轉折,它為過去十年中國的發展做了階段性總結,而且總結在「中國式現代化」上。西方學者從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研究,以為它是蘇聯的翻版,將改革開放視作中國模仿西方的發展模式,中國的現代化只是遵循西方的現代化。就是因為過於教條,他們才會對中國獨特的發展模式視而不見,輕視習近平為「治國理政」提出的系統性及創新思想,自然也就看不見「大變局」的到來。事實已擺在眼前,如果有人今天依然看不見「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式現代化」的差異,那是因為他們本就不學無術。 二十大報告的重要性可以簡潔地理解為四個方面: 1. 如何將百年歷史總結,特別是過去十年的歷史成就,轉化為中國共産黨以後一段時間的使命任務,成為「新時代」發展的指引和歷史延續; 2.如何將中國共産黨的意識形態更好地與中國具體實際和優...

    二十大報告宣示的「中國式現代化」,根據「新發展理念」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些概念對西方都是陌生的,而「強國」這兩個字容易被誤解。誤解難以避免,並觸發西方的焦慮,以為「強國」就是要威脅歐美的霸權,挑戰美國認可的世界秩序。誤解是由於不少人以為國與國之間只能是實力對比的關係,強大的國家必然稱霸,他們會問:中國難道不想成為另一個美國嗎?這是極為昂貴的誤解,也是愚蠢的。 二十大報告的最主要任務是以「治國理政」為中心,將「新時代」和「中國式現代化」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産黨在一段時間的國家治理及經濟發展作說明。中共對外部世界表明,中國無意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因為中國人關心的是國家治理和發展的成效,是中國人民的生活是否幸福,這是中共「實事求是」思想的百年延續。 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是...

  6. 2022年11月19日 · 二十大報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 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 吳紫羽認為,新時代新征程上,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日益密切,共享國家發展紅利成為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一環,黨中央頒布的最優惠准入政策也讓港人搶佔了先機。 「滬港通」、「深港通」等互聯互通機制也讓香港金融市場生機蓬勃,為香港的工商、金融界帶來了更多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