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2日 · 上野廣志是一間室內裝修公司老闆,投資股票至今已有15年。 7年前,他第一次接觸到股東優惠制度,便開啓了「新世界」的大門—— 靠各類股東優待的優惠券與產品過「免費」生活 ,一發不可收拾。 一切的開始都是因為一張免費迪士尼日票。 上野表示:「六七年前,如果你購買了Oriental Land的股票,就可以獲得迪士尼一日免費通行證,這聽起來很不錯。 當時他只是希望孩子出生後每年都能和家人一起用股東優惠券,免費去迪士尼玩樂—— 到現在已經發展到擁有足足710種股東優待權益 ,基本上包攬衣食住行。 點擊圖片放大. ANN NEWS記者到訪上野家時,到處都是通過股東優待獲得的產品:成堆的大米、書籍,甚至一家三口身上的所有衣著飾品都是靠優待領取的。

  2. 2019年6月21日 · 首先是國內資金及移民逐漸主導香港,本土年青人被邊緣化,於是對社會感到灰心和無望。 從一九九七年回歸到現在,未計算內地居民在港生的孩子,移入香港人數已經超過150萬,擁有香港永久居留身份超過100萬,有三粒星又夠十八歲有70萬人;到2030年的時候,人數就會高達250萬人,連同他們的孩子有300至400萬人……只要你在中環走一圈,很多高薪職位都被國內同胞佔據,樓價也因為這些龐大需求而推高,讓本地年青人感到生存空間變少,將怒氣變成對建制及政府的仇恨。 2.本土青年在港職場遇到的困難. 如果政府真心愛香港的年青人,其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幫助本土年青人在競爭環境中爭取更多;例如國內及外國的情況,省市政府會對本地優秀青年提供協助,幫他們在事業上的路走得更好。

  3. 2024年2月8日 · 香港人的月位中位數約為$20,500(截至去年第三季的數據,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但收入屬於多或少,可以相當主觀。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指自己即使月入5萬元,生活質沒有提升,更認為月入10萬才可以活得

  4. 2023年10月16日 · ir0nuckles不乏投資工具,為晚年生活創造被動收入。 他建議,ir0nuckles不妨將積蓄放於一個低風險ETF投資組合,當中60%投資於「Vanguard全世界股票(Total World Stock)ETF」(美:VT),另外40%用於持有「嘉信理財美國抗通脹債指數(TIPs)ETF」(美:SCHP), 預計合共實際收益約3.8%。 今日的96萬美元在27年後,以等同2023年貨幣現值去計算,可望升至260萬美元(約2,034萬港元)。 65歲的男性將這筆錢轉換為即時年金,足以為退休生活帶來16,600美元(約13萬港元)的月入。 惟「未上車」是硬傷.

  5. 2021年11月13日 · 食物敏感是人體免疫系統出現失調所致,免疫系統會對一些外來物質作出反應,如消滅細菌。 惟有時免疫系統失調,會錯誤地對本身的組織出現一些免疫反應,導致過敏現象,好像會流鼻水、皮膚紅腫發炎、蕁麻疹(俗稱風癩)甚至血管水腫等。 張智良指出,食物敏感存在遺傳因素,但現在很多小朋友有食物過敏,也不能單憑遺傳一個高危因素解釋所有成因,原因可以是環境因素、小時候的營養攝取等。 過敏食物逐個數. 最常見的致敏原有雞蛋、花生、牛奶、海產、小麥類、豆類、果仁類及水果,皆屬日常食物。 張智良指香港法例上食物標籤需列上的常見致敏食物,以上大部分有包含其中,海產更會細分甲殼類(蝦、蟹和龍蝦等)、介貝類(如蠔、蜆和扇貝)。 易致敏的尚有麩質,他說香港人較少有麩質過敏,水果致敏也不多,僅極少數人會對奇異果或菠蘿等過敏。

  6. 2019年9月28日 · 中醫師話你知點食先健康.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9/28 13:00. 分享: 茹素不一定健康! 中醫師話你知點食先健康. 近年茹素風氣愈吹愈盛,有人認為素食一定較自然和健康,是比肉食更好的飲食方式。 但其實選食材、如何煮都有技巧,中醫為大家一一解釋當中的要點。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茹素近20年,他指無論肉食、素食者都能吃得健康,無分哪種飲食方式特別好,只需多加留意。 現今世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鼻敏感、濕疹或食物過敏等問題也常見,陳醫師補充:「食素不代表能完全解決這些問題,而是發病機率相對較小,定期或長期茹素可防止營養過剩的情況。 日常飲食要均衡,食材選擇也要小心。 於中醫角度看,每一種素食方式都需講求平調寒熱,以免因失衡而帶來身體問題。

  7. 2023年10月12日 · 即是問銀行借錢買保險. 所謂保費融資,投保人通常投保一筆過繳付的儲蓄保險,但只需準備1成至2成的保費,餘下由銀行貸款出資,達致大額投保的效果,再以槓桿賺取回報。 根據保監局數據,2023年第二季新造保費中,一筆過繳付保費佔總保費約54% ,估計不少是來自保費融資操作。 事實上,金管局曾收過不少針對銀行關於保費融資的投訴,包括不實及不充分地披露保費融資特徵和風險,在客戶不知情下申請保費融資、或者銀行沒有明確說明借貸利率為浮息等。 面對利率環境持續高企,若銀行沒有如實披露有關風險,客戶可能蒙受損失。 貸款利率 > 保單回報率 = 倒蝕. 在貸款利率低至1%的年代,只要儲蓄保險回報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投保人便可賺取息差。 不過,經過聯儲局連番加息後,目前聯邦基金利率已升穿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