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腧穴 又稱穴位acupuncture points),是 中國傳統醫學 在人體分布體表的臟腑經絡循環路線中對氣血匯聚轉輸與出入之所的特定處所給定的名稱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針灸推拿等醫學臨床的刺激點。 腧穴在《 黃帝內經 》中又稱節、會、氣穴、骨空,《 針灸甲乙經 》稱孔穴,《 太平聖惠方 》稱穴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通稱為「腧穴」,《 神灸經綸 》則稱為「穴位」。 經穴分類 [ 編輯] 經穴是指 十二正經 及 任督二脈 的腧穴。 前者共計309穴,後者共計52穴,兩者合計361穴。 經脈的國際代碼見於世界衛生組織1993年出版的《標準針灸命名法》 [1] 。 例如,ST36是胃經的第36號穴位——足三里。 十二正經 [ 編輯]

  2. 腧穴 又稱 穴位 ,是中國傳統醫學在人體分佈體表的 臟腑 經絡 循環路線中,對 氣血 匯聚、轉輸與出入之所的特定處所給定的名稱,既是疾病的反應點,又是 針灸 推拿等醫學臨床的刺激點。 腧穴在《 黃帝內經 》中又稱 節 、 會 、 氣穴 、 骨空 ,《 針灸甲乙經 》稱 孔穴 ,《 太平聖惠方 》有稱做「穴道」,《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通稱為「腧穴」,《 神灸經綸 》則稱為「穴位」。 中文古文中,「腧、輸、俞」三字可相通,發音(shù ㄕㄨˋ),但使用時各有所指。 「腧穴」是指穴位的統稱;腧與「輸」通,有轉注輸注的含義,指經氣的轉輸如同水流的轉輸灌注;穴有孔隙的意思,指經氣所居留之處在筋骨肌肉的空隙間。

  3. 中醫學 中採用 刺或火灸人體 穴位 來治療 疾病 ,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認定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1] 。 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 經絡 中的氣的流向 [2] 。 現代科學從 組織學 和 生理學 上尚未發現氣、經絡或者穴位的存在 [3] [4] [5] ,且部分當代針灸使用者並非依據傳統理論體系進行實踐 [6] [7] 。 因為缺乏足夠的現代醫學實驗證實其療效,針灸常在部分國家被視作 替代療法 或者 偽科學 [8] [9] 。 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並非以西醫研究理論為基礎,以部分西方西醫的觀點被定性為庸醫 [10] 。

  4.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又名 肩周炎 、 凍結肩 、 冰凍肩 (Frozen Shoulder),因好發在四十至六十五歲之間 [1] ,故俗稱 五十肩 ,是 肩膀 部份會造成疼痛及失能的病症,因肩 關節囊 及 肩關節 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僵硬,使得活動範圍受限,並且造成 慢性疼痛 。 疼痛多半會持續,在晚上或是天冷時會變嚴重。 特定的運動或是碰撞會造成劇痛及肌肉痙攣。 此疾病的原因還不明確,有可能是因為肩部受傷或外傷所造成,也有可能和 自體免疫 有關。 此疾病的風險因子有強直性癲癇發作、 糖尿病 、 中風 、意外、 肺病 、 結締組織疾病 、 甲狀腺疾病 及 心血管疾病 。

  5. 中醫學 中採用 針 刺或火灸人體 穴位 來治療 疾病 ,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认定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 。 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 经络 中的气的流向 [2] 。 现代科学从 组织学 和 生理学 上尚未发现气、经络或者穴位的存在 [3] [4] [5] ,且部分当代针灸使用者并非依据传统理论体系进行实践 [6] [7] 。 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疗效,针灸常在部分国家被视作 替代疗法 或者 伪科学 [8] [9] 。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并非以西医研究理论为基础,以部分西方西医的观点被定性为庸医 [10] 。

  6. 穴位數 穴位名稱及序號 手太陰肺經 LU 11 1.中府 2.雲門 3.天府 4.俠白 5.尺澤 6.孔最 7.列缺 8.經渠 9.太淵 10.魚際 11.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 LI 20 1.商陽 2.二間 3.三間 4.合谷 5.陽谿 6.偏歷 7.溫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7. 中医学 中采用 针 刺或火灸人体 穴位 来治疗 疾病 ,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认定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 。 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 经络 中的气的流向 [2] 。 现代科学从 组织学 和 生理学 上尚未发现气、经络或者穴位的存在 [3] [4] [5] ,且部分当代针灸使用者并非依据传统理论体系进行实践 [6] [7] 。 因为缺乏足够的现代医学实验证实其疗效,针灸常在部分国家被视作 替代疗法 或者 伪科学 [8] [9] 。 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并非以西医研究理论为基础,以部分西方西医的观点被定性为庸医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