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1日 · 2001年冬天,澳门大学举办“叶维廉与汉语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叶维廉与崑南和王无邪“剑客”重聚,《香港文学》为此专门做了一个专辑。 柯振中(1945-),幼年随父母移居香港,1972赴美。赴美之前,柯振中是六、七十年代香港活跃作家。

  2. 2018年11月5日 · 分享. 新华社香港11月4日电题:香港画家李志清:图解金庸的“武侠世界”. 因绘制《射雕英雄传》封面和插图而结识金庸的香港画家李志清,在得悉金庸先生去世后为两件事后悔不已:一是几年前无意间错失了最后一次见到金庸的机会,二是他原打算今年12月把 ...

  3. www.takungpao.com › culture › 237147/2019/1124大公网

    大公网

  4. 2019年2月17日 · 2019-02-17 03:17:58 大公报. 字号. 图:梁秉钧(也斯)的写实与众不同,不注意经营故事,主体是散文体. 70年代以后,随着本土主义的兴起,香港文坛出现了分化。 大致上,本土文学是在《中国学生周报》和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不过,他们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了两个团体:一是西西、也斯等人的“《大拇指》─《素叶文学》”派,二是余光中、黄国彬、胡燕青等人的“《诗风》─《诗网络》”派,前者属於民间派、现代派,后者属於学院派、古典派。 他们人员构成不同,美学风格不同,各有自己的报刊。 与此同时,《海洋文艺》是左翼文学在70年代以后的延续。 由此看来,70年代以来香港文坛又形成个新的集团:民间派、古典派和写实派。 这个集团同样各自为阵,互不来往。

  5. 2018年11月16日 · 金庸(本名查良镛)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享年94岁。. 大师西去,江湖不再。. 纵观金庸一生,其经历可谓传奇,与《大公报》的渊源更是深厚。. 从1947年起,金庸在《大公报》(包括《新晚报》)前后度过了十年。. 从上海到香港,从外电翻译到副刊编辑,对他 ...

  6. 2024年5月2日 · 大“山海”系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包括以乐游山水为主题的“山海醉美之旅”,以博物馆研学为主题的“山海非遗体验”,以度假休闲为主题的“山海露营潮玩”。. 这些线路囊括盐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时尚消费元素,串联起 ...

  7. 2024年3月22日 · 二 二四年为金庸(本名查良镛)的百年诞辰,而香港是金庸武侠小说的起源地。本月开始,香港陆续举办多项活动,包括大型展览、讲座、征文活动等,纪念这位武侠小说泰斗。 金庸与梁羽生(本名陈文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于《新晚报》等报章连载武侠小说,由此开启“新武侠小说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