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以繚繞的茶香配精緻點心,正是香港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最佳節目。中環最近新開一家點心茶館福和雍,室內放了各種輕古董擺設與莎士比亞書籍,並以全日供應的手工點心和優質茶品作主打,更請來名人飯福臨門的點心老師傅坐鎮,炮製懷舊手工點心下午茶tea set,配上本地彩繪 ...

  2. 2016年4月1日 · 製作方法簡單,只需將三四顆紅棗放入瓦杯或保溫杯,以小匙將紅棗輕輕一壓,然後加入大熱滾水,焗二、三十分鐘即成,而當日亦可不斷添加熱水再泡,最後再將紅棗渣吃掉。 當然,若怕紅棗太燥,改用南泡亦可。 血虛病人通常會持續每日飲用紅棗水一段時間,直至月經情况穩定或其他血虛徵狀改善後,便會停服藥物及紅棗水,之後若偶然一星期飲用一至兩次,問題不大。 有些女士會焗製三茶,將三顆紅棗,改為紅棗、南、蜜棗各一顆,麥超常認為這方法可中和紅棗的燥性,因南和蜜棗的燥性較低,但若想補血力強,紅棗水的效果較佳。 而經白糖加工的蜜棗,味道較甜,多用來煲湯,其補血效能較弱,但可同時補脾、滋陰,不過不適合糖尿病人士食用。 飲後上火 惹菌招感冒.

  3. 2022年10月2日 ·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蕭振豪即為此作備忘,把一首首即將為世遺忘的吟誦作品收錄進《香港粵語吟誦手冊》(下稱《香》),永久流傳。 步向沒落的聲音藝術. 不斷有聲音提醒人們捍衛廣東話,但「廣東吟誦」作為一種與粵方言唇亡齒寒的傳統藝術也幾成絕響。 為了保育和普及吟誦,曾經有老前輩提倡統一用普通話來學習。 這種說法確有道理,因為只需要記住四種標準句型的樂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反覆套用便可用普通話吟出大部分近體詩。 可是蕭教授認為「每種方言的發音各有不同,有的平高仄低,有的平低仄高,如果全用普通話來吟誦,可能會出現平仄的高低音不符這種情况」。 談及蕭教授與吟誦的因緣,才知道他起初接觸到的吟誦亦非粵語。

  4. 2023年10月11日 · 如今江浙到南方一帶這些種米地區,仍保留了吃重陽糕習俗。但因中國地大物博,各地製糕方法千差萬別,例如因應地方特色,加入各種果脯、蜜餞、乾果、豆類、類來蒸糕,是為甜吃;另外,也有加入肉類做的,是為鹹吃。

  5. 2022年3月15日 · 藿香正氣片成分為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朮、半夏、陳皮、厚朴、桔梗、甘草、生薑、大。藥方以二陳湯為基礎(化痰祛濕),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調整胃腸的芳香揮發性藥劑而成。

  6. 2021年7月15日 · 特色廟宇尋法寶 擔張櫈仔聽「潮樂」.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15日. Share. 道觀潮樂——玄都觀每星期均有潮州音樂演出,是全港唯一能夠定期欣賞潮州音樂的廟宇。.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香港街頭巷尾常見大大小小的中式廟宇,除了傳統的觀音廟、天后廟 ...

  7. 2021年10月10日 · Share. (題字˙ 徐沛之) 【明報專訊】現今世代的香港人,尤其年輕人輕視、拒絕學習中國文化,常批評儒家愚孝、封建,因身分認同而迷惘。 十年前知識分子也質疑儒家思想過時落伍,不能富國強兵。 面對文化衝擊,唐君毅思考中國文化前途問題,中國人應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和身分。 他告誡中國人,批評中國文化之前,要先對文化有充足了解,而非隨波逐流地批評。 他又告誡世界,當工具理性、效益主義氾濫,人們急功近利而忽略道德,心性之學才是出路。 中國文化是有病非已死. 1949年共產黨執政,不少中國人離開故土,移居到台灣、歐美等地,唐君毅逃難到香港,以「花果飄零」形容中國人離散異地的景况,令他重新思考中國文化的過去、現在和前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