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3日 · ① 破除不喜怨家富樂 ② 破除歡喜怨家衰損.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 “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即應破除不喜歡怨敵安樂而喜歡他衰敗的心態。 戍一、破除不喜怨家富樂. 所破是見怨家圓滿、安樂時,嫉妒不歡喜的心態。 能破是思惟自己發菩提心時,立誓利樂一切有情、願一切有情成佛的本願。 首先,以兩對相違來破除菩薩不喜怨家富樂的心態。 本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 第一對相違: 本來為了利樂有情而發菩提心,現在有情自己獲得安樂,你反而瞋恚他。 這是第一對相違,即:發願時承諾要將最大的成佛安樂給予有情,但現在有情自己稍得些許安樂,你反而不樂意。 這是口中承諾的與心中所想的相違。 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 第二對相違:

  2. 2021年3月14日 · 佛在《寶積經》、《妙臂請問經》等經中,宣說四攝法是成辦一切有情義利的善妙方便,因此攝受弟子務必要依靠四攝法。 即:要讓所化堪為法器,應依財佈施;要讓所化對自己所講之法生起信解,應依愛語;要讓所化將聞思所生之定解轉為實修的加行,真正對法義努力精進,應依利行;要讓所化修行之後不退轉並且達到究竟,應依同事。 因此,攝受眷屬必須依靠四攝。 末法時代有一些顛倒現象,比如,有些人攝受弟子,需要弟子供養、讚歎、做“利行”和“同事”。 這是倒行逆施,將菩薩道變成了謀取名利、恭敬、承事的世間八法。 雖然身為弟子理應這樣做,但作為師長也應檢查自己攝受弟子的動機和行為是否如法。 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贊為妙方便。

  3. 2020年3月25日 · 然將中三攝入意樂,更加加行攝為四相,謂事、意樂、加行、究竟,易於解釋,意趣無違。. 第一個殺生,《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說,任何一個業都有五個部分:事、想、欲樂、煩惱、究竟。. 五項當中的二、三、四項,也就是想、欲樂、煩惱,這些 ...

  4. 《入行論》中精進的修法有三種特點: ① 易理解,即詞句容易理解; ② 便於修,指所說法義容易憶念受持; ③ 最圓滿,即修習的方法最為完善。 本論主要按寂天菩薩的教授宣說引生精進的方便,此外雖也引用了其他論典,但都是作為前者的補充。 此中分四: ① 捨離障礙精進違緣; ② 修積順緣護助資糧; ③ 依上二緣發勤精進; ④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這四支的次第是決定的,即先修前兩支——捨離障緣、修積順緣,依此而正發精進是第三支,由修精進而身心堪能是第四支。 日常發師開示.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 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

  5. 2021年1月28日 · ①破除不忍怨所作害; ②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 耐怨害忍: 一、體相:他人損害時能忍耐的心。 二、分類:未入道者的耐怨害忍,以及三乘入道者的耐怨害忍。 三、地界(因地界線):一般的耐怨害忍未入道時也有,而對損害者忍耐的波羅蜜多,則從大乘資糧道開始才有。 四、釋詞:怨敵損害時不動瞋心,即是耐怨害忍。 未修好耐怨害忍之前,很難忍受怨害,因為即便是修行人,在受到他人傷害時,也很容易大發瞋火。 所以,必須按正確的方法反復串習忍辱。 此處所要遮止的,有兩方面 : ① 遮止受到怨敵傷害時,生起瞋心; ② 遮止見到怨家圓滿時,生起嫉妒不歡喜之心,以及遮止見到怨家衰敗、痛苦時幸災樂禍的心理。 如何才能真正遮止呢? 即依靠思惟以下各種道理,以思擇力即能遮止。 初中分二:

  6. 2020年11月3日 · 依何因如何生起,就是從. 1四緣發心、2從四因發心、3從四力發心。 丑一、從四緣發心分六: ① 從緣發心之理 ② 略攝四緣之義. ③ 僅於欲求菩提非就所為而安立發心. ④ 對佛功德修信是不墮小乘之最大因緣. ⑤ 從四緣發心之異門 ⑥ 認定真實. 寅一、從緣發心之理. 初從四緣發心道理者,若見諸佛及諸菩薩難思神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依此發心,謂念:所住 所修 菩提有大威力。 第一種初發心緣: 善男子、善女人,親見諸佛及諸菩薩不可思議的神變威力,或者從可信者處聽到如是事蹟。 見聞之後,心想:無上菩提有大威德,能令安住者及修行者成就如此不可思議的神變威力。 由此種見聞的力量,對大菩提深生信解而發起菩提心。 雖無如是若見若聞,而由聽聞依於無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發其心。 第二種初發心緣:

  7. 2020年10月18日 · ① 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精進斷生死. ② 所依以出家為妙之理. 今初。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的重點是“了生死”須以暇滿身,在有暇身當中又以出家身為最好。 寅一、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斷生死.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 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 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 如《親友書》所說:“執著邪見,受生在旁生、餓鬼、地獄任何一趣,處在無佛出世的黑暗時代,出生在邊地成為蔑戾車(下賤種類,邊鄙不識禮義之人),生性呆啞,生在長壽天,只要受生在以上任何一處中,就名為八無暇過失。 現在已經遠離此等過失而獲得了有暇身,就應當利用這個人身努力斷除生死。 以下再提出要義著重強調: 是須於現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