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7日 · 大老們最愛講醫德了(請查詢關渡雙聖),前陣子又有年輕醫師暴斃、有醫師過勞中風、醫療暴力層出不窮,連國小課本都教小朋友怎麼告醫生….,還有醫師搶救病人15天病人救回來卻被健保罰款167萬。

  2. 2019年2月23日 · 2019-02-23.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基因治療的議題可討論到去年「 基因編輯嬰兒 」誕生的事件。 很多人認為基因編輯能協助免疫重大遺傳疾病,是個不可多得的醫學技術;不過,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一樣,在研究不充足的情況下,容易引起意想不到的生物反應。 而貿然採取行動,可能就是一場災難的開端。 (責任編輯:陳伯安) 上帝的手術刀. 一名18歲男孩的悲劇,讓科學家從基因治療的狂熱中清醒 Public Domain Pictures. 人類存亡挑戰再加一! 超級細菌基因現身北極,30 年後成千萬人致死主因. 寒流穿短袖不冷嗎? 絕對不是基因,「腦」才是這種人的特別之處阿! 【人能當上帝嗎? 】試管嬰兒、器官移植從撻伐到被接受,基因編輯為何被科學家聯名反對?

  3. 2020年4月9日 · 神經內科醫師教大家自我評估,找到對的看診科別. Heho 2020-04-09. 清楚自己的頭暈是哪一種,以協助醫師快速判斷。 (圖片來源: Heho健康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你也常常「頭暈」嗎? 其實,頭暈分成很多種類型,像是頭昏或是眩暈等,而不同症狀因應的治療方式也都不同。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己的頭暈屬於哪一種,以及要掛哪個科別的門診。 (責任編輯:黃懷容) 文/彭幸茹 圖/宜庭. 頭暈是人體常見的不適困擾,但引起的原因百百種,最常見的是有些人因姿勢的變化,像是從低處站起時、久坐後站起時會出現短暫眼前一黑的眩暈情形,俗稱為 「姿位性低血壓」 。 頭暈的4種類型.

  4. 2015年1月16日 ·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報橘. 「病歷中文化」的魔鬼在哪裡? 讓醫生告訴你,為什麼醫界會如此反彈! CO 肥皂箱 2015-01-16. 《BO 導讀》:病歷應不應該「中文化」? 中文化後更能保障病人的權益? 但此議題一出,引發醫界強烈反彈,為什麼會這樣? 羅東博愛醫院的醫師 洪浩雲 ,就用一般人能理解的方式,寫下了這篇文章。 因為醫界認為,「病歷中文化」的議題,如果不是這個行業的人自己決定,那就不是專業自主,這叫做政治介入。 最近因為部分立委和「病歷中文化推動聯盟」的行動,使得「病歷中文化」的議題又重新回到新聞版面上,並且同時引發支持者與反對者雙方陣營之間的較勁,在新聞媒體上投書進行筆戰,在這裡,筆者覺得有必要讓一般人了解這個議題的許多「現實情況」 !

    • 不是每個問題都有解決辦法
    • 不要期待不可能的事情
    • 一次做好一件事
    • 專注當下
    • 不要太強調自己的壓力

    我的病人每天都告訴我,他們遇到許多困難,卻一直找不到解決方法,或是果斷作出決定。 「醫生,我真的很想減肥,但我太忙了,忙到管不了自己吃下多少熱量。」 「我知道這段關係不健康,但我不確定離開他之後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人。」 「這份工作糟透了,但我不敢辭職,因為沒有其他專長。」 這時我會告訴他們:找不到辦法就別找了。對於「無力改變之事」太過執著常常是壓力感來源。想重振精神,你要做的不是想出解決辦法,而是告訴自己:現階段的你無法做出決定,你必須把這些事擱在一旁,然後專注於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問問自己:你真的有減肥的必要嗎?如果專心工作能帶來更大的效益,就先把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吧。反正怎麼樣都狠不下心分手,就試著用其他方法分散注意力,不要把心思都放在感情上,否則你耗了那麼多精神,也只是原地打轉而已。

    如果某些人事物重複讓你失望,你該做的就是停止抱有期待。因為當你投入了大量的心思來相信它,最後發現它其實不存在時,你會耗費更多的精力來悲傷。 「他答應我,下個周末有空一定會陪我。」 「我一直告訴我的老闆,我很累,工作量太多了。他總是向我保證會盡快找到人幫我分擔事情。」 這些保證現在都成真了嗎?如果沒有,那你要相信以後也不會實現的。

    解決問題是必須的,這也是我的病人找我諮詢的原因。他們的困難可能是工作壓力,感情挫折,人際或是家庭關係不協調。但是我會告訴他們:一次只能解決一個衝突;這件事還沒完成時,不要開始做第二件事。 你會發現,當你調整好心態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之後的問題就會容易多了;因為先前成功的經驗已經給了你信心,而信心對克服壓力非常重要。

    我的病人會告訴我:「醫生,我覺得自己總是想太多了,但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其實想的多並不是壞事,問題在於把心思放錯地方。他們常常懊悔過去發生的事情,並為此指責自己或他人;也總是對無法控制的未來有一番幻想。如果不專注於當下,不僅讓自己耗費更多精力在無意義的思考上,也很可能因為沒有處理好眼前的事情,導致未來產生更多問題,持續惡性循環下去。

    我常告訴我的病人,壓力有一半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這個周末生不出計畫,老闆會殺了我!」 「我們再繼續吵下去,我遲早會瘋掉!」 他們總是用誇張、情緒化的字眼形容自己的難處。壓力當然存在,但是你會發現,我們越是強調壓力,它們越是揮之不去,也讓你沒有動力做出改變,試圖解決問題;而你所做的一切吶喊、咆哮、怒吼,實際上只會越增加你的痛苦。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theinertia。)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

  5. 2021年8月12日 ·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要編譯這篇文章】10 年前,IBM 引以為傲的 AI 醫療系統「華生」(Watson)問世,試圖要在醫療界當個稱職的 AI 醫生,但在 2018 年,卻有一份機密報告 洩露 「華生」(Watson)的技術有待驗證,究竟當初名聲大噪的 Watson 去哪了 ...

  6. 2020年9月18日 ·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畬方醫師表示,常用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有幾個。 1.「空腹血糖值」 ,在空腹八小時後抽血,正常狀況血糖值應小於100 mg/dL,若血糖值超過126 mg/dL就算糖尿病。 2.「隨機血糖值」 ,正常會於140 mg/dL以下,若超過200 mg/dL且合併有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建議進行口服糖水測試,來診斷糖尿病。 3.抽血檢驗「醣化血色素(簡稱為HbA1C)」 ,醣化血色素代表患者三個月內平均的血糖值,正常的標準是在5.7%以下,若發現數值超過6.5%,則代表罹患糖尿病。 圖片來源: 照護線上. 糖尿病常常沒有症狀! 血糖剛開始超標時,患者幾乎都不自覺,沒有任何不適,大家常聽到的「多吃、多喝、多尿」三多症狀,往往要到血糖值高到一定程度才會跑出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