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6月23日 ·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何凡22日電】 憑借影片《梅蘭芳》迅速走紅的內地新人余少群今日正式獲頒港慈善機構「全人藝動」的公益大使稱號,並 ...

  2. 2010年10月29日 · 《新少林寺》中余少群飾演一位調皮可愛的武僧淨海,文武雙全。 為了演好少林武僧,余少群特意讓化妝師把自己畫得黑一點,好更貼近角色。

  3. 2010年12月14日 ·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Wenwei(Wenhui)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

  4. 2018年6月24日 · 戲曲視窗:香港沒有粵曲專業培訓. 六月初,蒙著名評馬人余伯樂兄邀請,欣賞《余仲欣粵曲才藝薈萃》音樂會。. 余仲欣是伯樂兄的掌上明珠,在 ...

  5. 2019年7月19日 · 小蝶. 現時大約六十歲或以上的香港讀者,可能會聽過香港業餘話劇社(下稱「業餘」),因為它在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曾經演出了十六齣舞台劇和廣播劇,以及八十齣電視劇。 在當年資源極為缺乏的條件下,劇社的產量不但非常驚人,而且水準甚高,參加者都是劇界翹楚和劇壇的明日之星。 一九六零年,戲劇前輩雷浩然召集了多位戲劇愛好者出席會議,商討成立一個劇社。 翌年,「業餘」成立了。 除了雷浩然之外,它還由當時的劇壇前輩譚國始和黃蕙芬夫婦、陳有后,以及五位後起之秀︰張清和慧茵夫婦、阮黎明和梁舜燕夫婦,以及陳淦旋創辦。 相信這些名字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吧?

  6. 2019年5月26日 · 他們多數專責撰寫唱片及歌壇演唱的粵曲曲詞,偶然參與劇團戲班的劇本編著,是粵劇編劇家如李芸、唐滌生諸人之外的粵曲生力軍。 又因為潮流興盛,本來只負責作音樂拍和的樂師如朱大祥,王粵生等,也開始創作『小曲』旋律,來豐富漸漸聽厭的傳統梆黃。 上述一段文字,談粵劇的部分,除把上世紀三十年代自成一派的馬師曾、薛覺先、白玉堂形容為「盛壯之年」有點誤差外,大致符合實況。 但說粵曲部分,提及的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主力在電台播音、灌錄唱片和隨片登台,較在歌壇演唱。 據我所知,張月兒、陳錦紅、梁瑛、辛賜卿、白鳳英、冼劍麗、廖志偉、伍木蘭、李燕萍等均是當時活躍歌壇的歌伶。 當年,到歌壇聽歌的顧曲周郎日漸減少,部分歌伶轉到夜總會表演,亦有在表演裡加入戲劇成分,增加娛樂元素,成為「幻境新歌」。

  7. 2015年7月8日 ·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 Wenwei (Wenhui)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