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2024年5月16日. 概要. 美國將對中國的一系列戰略產品(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加征關稅. 我們的經濟學家認為,加征關稅對雙邊貿易的影響有限. 這可能是美元兌人民幣上漲壓力的另一個來源,但可能不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美國將在未來兩年內對價值18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 拜登政府已經完成對中國301 條款關稅的法定四年期審核,此關稅為特朗普政府於2018 年首次引入。 審核結果顯示,拜登政府將保留現有的301 條款關稅,並將在2024 至2026 年期間對價值180 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

  2. 概要. 2024 年以來,由於市場大幅調整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美元跑贏其他十國集團貨幣。 美元要保持領先,可能還需要其他利好加持,包括美債收益率維持在當前水平、美國以外的經濟體轉向鴿派,以及潛在的避險浪潮。 我們認為,英鎊兌美元、澳元兌美元以及紐西蘭元兌美元短期面臨下行風險。 我們的戰術觀點. 貨幣對(如美元兌日圓)的戰術觀點:上升(⬆)/下跌(⬇)/持平( )箭嘴顯示,滙豐環球研究部預計,未來幾星期,貨幣對中的第一種貨幣相對於第二種貨幣將會升值/貶值/盤整。 例如,歐元兌美元的上升箭頭意味著,未來幾星期歐元相對於美元將會升值。 「目前」項下的箭嘴代表我們的最新觀點,「此前」項下的箭嘴代表我們在上月報告中持有的觀點。 美元. 歐元. 英鎊. 日圓. 瑞士法郎. 加元. 澳元. 紐西蘭元.

  3. 2024年4月29日 · 2024年4月29日. 概要. 我們預計美元將延續強勢,但短期內進一步大升的難度較大。 市場已經對聯儲局減息預期進行了明顯的重新定價,不過較高的美債收益率可能會推動美元逐步上升。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避險情緒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美元走強,儘管這種關係並不那麼可靠。 市場大幅調整聯儲局減息預期對美元構成支撐. 2024 年以來,美元一直跑贏其他十國集團貨幣,美匯指數(DXY)的年內漲幅約為4.5%(彭博資訊,2024 年4 月25 日)。 原因主要在於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局(簡稱「聯儲局」或「美聯準」)潛在減息幅度和時點的預期出現大幅回落。 今年年初,市場預期聯儲局政策利率將下調約150 個基點(即1.5%),到2024 年底降至3.90%,但目前預期年底的利率為5%。

  4. 2023年 09月 08日. 在增長差異的前景中拓展投資機遇. 展望 2023 年的最後數月,金融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緊縮週期即將結束,而美國與亞洲大部分經濟指標正面穩健。 較令人意外的是,中國因房地產市場不景氣,令經濟復甦失衡且遜於預期。 但整體而言,全球宏觀經濟格局支持風險情緒,我們將繼續透過專注質量與基本面發掘投資機會。 我們第三季度的投資主題至今表現不俗,我們將繼續大致相同的方向,並進行一些調整以緊貼投資環境的最新發展。 與上一季度相比,美國的盈利與通脹狀況有顯著改善。 我們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成為成熟市場中最早暫停加息的央行之一,而其他央行也應在年底前逐步遵循。 好消息是,聯儲局成功完成了緊縮任務而沒有引發經濟衰退,我們認為美國市場將暫時處於「軟著陸」的狀態。

  5. 2024年4月22日 · 概要. 聯儲局於2023年7月最後一次加息以來,防守股(一般為避險資產)一直是市場上表現最差的行業之一。 根據過去周期的相對行業表現來看,此情況並不尋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佈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其預測顯示美國與其他成熟市場經濟體之間的增長差距日益擴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美國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測調高0.6個百分點至2.7%。 環球基建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3萬億美元,近年一直是受投資者歡迎的資產類別。 雖然利率高企和交易活動減少令融資放慢,2023年達到集資目標(並停收新資金)的新基金較少,但預期私募投資需求仍會繼續處於高位。 本周重點圖表——股票及地緣政治衝擊. 近期中東局勢升溫,令環球投資者再次關注地緣政治風險。

  6. 美國股市於第一季下跌。儘管美國經濟數據保持平穩,唯俄烏局勢使現時對通脹壓 力的憂慮加劇,尤其是食物及能源方面。三月美國失業率下跌至 3.6%。工資持續上 漲,但升幅仍低於整體通脹率。以消費物價指數計算,三月美國通脹率按年為 8.5%。

  7. 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下,投資者又該如何部署? 為 2024 年下半年增長溫和加速作準備.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將相對緩慢,但仍保持正面勢頭,預計 2024 年全球經濟增長達 2.3%。 我們亦預期 2024 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將溫和加速,因為通脹下降料將推動消費,而美國率先在 2024 年第三季減息的預期將支持投資並提高企業利潤。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長期結構性趨勢正在轉化為極具吸引力的機遇。 向著正確的航道出發. 債券收益率仍然具有吸引力,但由於金融狀況收緊、經濟增長減慢與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我們繼續偏好優質債券。 與上一季不同的是,我們認為成熟市場的中至長期政府債券現在更具吸引力,此外,印度本幣債券也因其可觀的收益率、分散風險的好處,加上印度穩健的經濟增長前景,而被我們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