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保誠自願醫保計劃 相關

    廣告
  2. 善用公司醫保,配合自付額,精明提昇醫療保障質素;更可因應工作狀況轉換自付額額度。 保費支出更可獲稅務扣減。保證續保至100歲。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3日 · 【明報專訊】自願醫保計劃2019年4月全面推行,半年後(2019年9月底)認可產品的保單數目超過30萬,港府當時稱反應令人鼓舞;至今年3月,即推出計劃後3年,保單數目突破100萬份。 醫務衛生局昨日表示,53%受保人未滿40歲,33%未滿30歲,認為計劃吸引年輕人士。 醫療衛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香港公私營醫療開支比例在自願醫保推出後微升,自願醫保成效未如理想,建議公院推出較優質的病牀服務,容讓病人使用自願醫保,提升購買誘因。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2. 2021年11月29日 · 自願醫保計劃最早於2019年4月推出,至今已經面世接近兩年半,以下比較不同公司的靈活計劃保障內容及保費加幅。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200MB剪報、200個書籤、新聞搜尋器及個人化新聞設定. 相關字詞﹕ 自願醫保 幫你格價. 上 / 下一篇新聞.

  3. 2020年10月27日 · 【明報專訊】港府於去年大力推行自願醫保計劃,希望市民透過買保險使用私營醫療服務,以減輕對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此後多家保險公司推出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 市場上的選擇五花八門,涵蓋內容大同小異,不同保險公司產品有何優劣?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4. 2020年9月11日 · 自願醫保計劃(自願醫保)自去年4月起全面推行,食物及衛生局發言人今(11日)表示,截至今年3月31日,自願醫保推行首年認可產品的保單已達52.2萬張,根據獨立顧問在自願醫保推出前的估算,在計劃推出的首兩年購買認可產品的人數約100萬。

  5. 2020年1月15日 · 自願醫保下的標準計劃設有12個基本保障項目,保額劃一,投保年齡由出生15日至80歲,保證續保至100歲。 若以70歲女性為例,保費最高的計劃收取每年3.07萬元,最低的只需8419元,相差約2.7倍。 至於靈活計劃是配合不同投保人的需要,保險公司可在標準計劃的框架上提高基本保障的賠償限額,或按當局規定加入如緊急門診治療或家居看護保障等。 消委會檢視市面所有21間保險公司提供的28個靈活計劃的保障及保費。 以40歲男性為例,年費由2901元至4.77萬元不等,相差逾15倍;若以80歲女性為例,年費更由1.64萬元至逾24萬元不等,差距逾13倍。

  6. 2020年1月16日 · 【明報專訊】政府自去年4月推出自願醫保計劃,以減輕公營醫療服務負擔。 消委會在最新的《選擇》月刊中,比較市面上29個本地自願醫保的標準計劃及28個靈活計劃,發現不同計劃所收取的保費差距甚大,當中標準計劃保費差距高逾2倍,靈活計劃更明顯,以40歲男性為例,年保費由2901元至47,682元不等,相差逾15倍;除保費外,保障限額亦有明顯差距。 消委會提醒市民要慎選,保險業界認為,自由市場經濟原則下,各公司提供的產品定價及保障範圍,自然各有不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7. 2024年5月29日 · 保誠保險首席客務營運及健康保障業務總監歐陽佩玲表示,醫療通脹對保費有一定上調壓力,不過他們盡力維持保費在可負擔水平,升幅不會完全轉嫁客戶。 她指保誠與合作的網絡醫院和診所設有直付服務,客戶開始就醫時,他們已經與醫療機構管理治療流程,溝通當中醫療收費和流程,確保醫療費用合情合理,減低出院時有意外收費的可能,並強調客戶有醫療需要會全力支援。 不時有客戶作醫療索償時,保險公司指其在投保時漏報醫療狀况被拒賠,因而引發爭議。 歐陽佩玲表示,保險公司特別對於投保不久後就索償個案會更小心檢查,而客戶甚至保險代理,在投保危疾和醫療保險時不太清晰有何需要申報。 過去數年,該行針對性加強代理培訓相關醫療知識,亦逐條就申請書問題說明需要申報項目,而內地人有每年驗身習慣,投保時該行亦鼓勵一同提交驗身報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