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7日 · 通關內地|最快1.8返內地免隔離 入境只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 中港通關有期,國家衛健委星期一深夜(26日)公布,宣布將於明年1月8日調整新冠病毒的防控級別,並提出12項措施,當中提及中外人員進入內地管理將重大改變,入境只需持有出發前48 ...

  2. 2022年12月27日 · 1)取消入境後全員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健康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放行進入社會面。2) 來華人員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來華。核酸檢測結果填寫在海關健康申明卡,毋須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

    • Q1:健康碼是甚麼?
    • Q2:為甚麼需要「健康碼」?
    • Q3:如何申請健康碼?
    • Q4:港版健康碼進展如何?
    • Q5:甚麼時候適合推行健康碼?
    • Q6:市民對健康碼有哪些憂慮?
    • Q7:香港推行健康碼的困難有哪些?
    • Q8:疫情過後「健康碼」會否繼續升級?

    港版健康碼又稱為「港康碼」,持有健康碼的人士往返粵港澳三地時,可獲豁免 14 日隔離檢疫。每個健康碼有效期為 7 日,過期需再次申請才能獲豁免檢疫。 在內地,健康碼是手機APP上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碼,由各地政府運營的後台系統根據用戶自主申報和防疫大數據自動審核生成,作為疫情時期的數字化健康證明,憑碼通行公交地鐵、社區、辦公場所、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場所。一旦在某個場所接觸到感染者,綠碼就會變成黃色或紅色,需要採取隔離措施。 內地在二月就推出了「健康碼系統」,是最早推行此類健康追蹤監控系統的地方之一。2月11日,浙江杭州率先利用支付寶推出健康碼,兩周後健康碼在浙江、四川、重慶、上海等7個省市推廣覆蓋。除支付寶外,一些省份也在微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碼。 為了能夠跨省互認,國家政務服務平...

    健康碼是疫情下促進人員有序流動的數字化管理工具。簡單理解,健康碼就是用來區分「健康」和「有機會感染」的人群,因此內地將它按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分類,持有「綠碼」的低風險地區人員可以有序出行,免受檢疫隔離等強制措施「打擾」,不需要被「一刀切」。 對政府來說,健康碼系統可以平衡疫情防控和恢復經濟社會活動相關政策。對公眾來說,免去反覆填表申報。填報一次個人健康狀況,既可適用各場所檢驗,也可掌握自身風險情況。 結合本港情況,自「封關」後,除部分獲豁免人士外,無論是從內地入境香港,抑或是從香港入境內地,都需要14天強制檢疫隔離。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此前介紹,因粵港澳三地政府不能夠無條件開放關口,故「健康碼」屬一個工具,讓三地在聯防聯控的機制有秩序開關。 特別是對於跨境家庭來說,部分家庭成員需返回內...

    市民需前往政府認可的醫療機構,自費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如結果呈陰性,相關機構會將資料上載至醫管局資料庫,市民便可於衞生署網站取得屬於自己的「港康碼」,再藉此申領其他地區的「健康碼」。申請人需填寫電子表格,待驗證完畢後,該電子表格便會轉換成「粵康碼」或「澳康碼」。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早前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健康碼」及防疫措施。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於 7 月 15 日提到,就粵港澳「健康碼」互認安排,三地政府已跟差不多完成商討,原本 7 月初已準備就緒公布,但當時疫情成為最大障礙,有待疫情穩定後,才進一步推動有關安排,以逐步恢復粵澳人員往來香港。

    港版健康碼有關政策一直未有落實時間表,此前不少人都批評港府效率太低,「每次都說正在溝通研究,卻永遠沒有溝通出結果」、「次次都話盡快,一次一次的期待,一次一次的失望」。 回顧「健康碼」在各地推行的時間,杭州2月11日率先推出本地健康碼時,該市當時已連續6日新增確診病例人數降至個位數。 至於此前的新冠肺炎「重災區」湖北省,該省自3月10日起開始湖北健康碼發放工作,當日湖北省新增確診病例有13宗。及至3月28日,湖北健康碼已經可以和湖南、江西、廣西、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的多個城市健康碼互通互認,當日湖北省的新增確診病例為零、疑似病例數和集中隔離人數也為零。 在香港鄰近地區粵澳方面,澳門及珠海於5月11日起,開始互通核酸檢測結果,並互相認同健康碼。當時廣東省自4月26日起,已連續十多日無新增確診病...

    首先是不少市民擔心會否洩漏私隱,有人更害怕「資料被轉交至內地」。陳肇始就強調,系統只會收集申請者的基本個人資料和核酸檢測結果,作申請「香港健康碼」的用途。開發過程以保障個人私隱為前提,轉碼程序亦須由申請人明確提出及同意,電腦系統與流動裝置在傳送數據時會作加密處理,以確保安全。 其二是健康碼的準確度。過去內地多個城市都曾出現過持綠碼的外省輸入案例。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就曾指出,檢測並非百分百準確,檢測者病毒含量多少,處於甚麼階段均會影響最後的結果,不排除假陰性的可能。

    如果要完全發揮「健康碼」的效用,必須增加檢測數目使其更加普及。不少專家也多次強調擴大及加快檢測對防疫非常重要,惟香港受限於檢測成本昂貴和人手缺乏的情況下,大規模病毒檢測能力不足。 截至7月19日,政府列出15間獲政府認可醫療檢測機構的名單中,已經在網站上列明價錢的病毒核酸測試服務,最便宜為985元,最貴為3200元。如今本港疫情愈趨嚴峻,不論平貴,相關服務都是僧多粥少、預約爆滿。

    健康碼被譽為內地抗疫期間的「功臣」,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後,個人保護的考量開始成了其是否持續運作的爭論出點。5月下旬,最先推出「健康碼」的杭州市就計劃升級健康碼,通過集成電子病歷、健康體檢、生活方式管理的相數據,將用戶的健康指標和健康碼顏色相聯繫,建立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 不過,將健康碼常態化利用的探索隨即亦引起侵犯公眾私隱的爭議。全國人大代表、中央網信辦原副主任任賢良認為,為了防止疫情傳播,公眾讓渡了一部分個人權利,但這種讓渡是有邊界和時限的,在疫情結束,有部門應當對所收集的個人資料進行封存、銷毀。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1年10月3日 · 內地現時的「健康碼」多種多樣,除了國家政務平台推出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碼」之外,各個省份都有各自不同的健康碼,如廣東就有「粵康碼」,上海則有「隨申碼」,北京則有「健康寶」。

  5. 2020年9月23日 · 遊客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綠色「澳門健康碼」即可免隔離入境澳門。 據介紹,為吸引遊客來澳門旅遊消費,澳門政府將為內地遊客發放共計2.9億澳門元的消費券。

  6. 2021年11月7日 · 健康碼須實名登記 陳肇始:市民進入內地與否可自由選擇. 陳稱,如通關要用到健康碼,須要實名登記、有地址,才可以盡快追蹤,不會因通關為內地帶來額外風險,舉例如香港部分人去了英國或其他地方確診,衞生署都會計算潛伏期進行追蹤。 被問到私隱問題,陳肇始認為市民進入內地與否,都可自由選擇,「如果要通關,當然都係要大家更嚴謹」。 如要通關時,當然要大家(防疫)更嚴謹,我諗大家如果想進入內地或不想(進入),呢方面有自由選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 收緊豁免人士類別 嚴防輸入以令香港「百毒不侵」 陳肇始又提到,為加強防控,政府分別在幾方面收緊,包括加強特定群組檢測次數、收緊豁免人士類別等。

  7. 2021年9月9日 · 1.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平穩,社會不少聲音要求與內地「通關」。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8日)指,具體通關安排需要兩地專家對接,以便了解內地對香港的要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