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讓你升遷發達的工作建議比比皆是,更別說現在科技的發達,只要連上網路,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答案。. 但就像在我們生活周遭所接觸到的事物:「物以稀為貴」。. 那些越常在網路、書籍、報章出現的工作守則,相信你也看過不少了。. 那些最常被提起又眾所 ...

    • 身心障礙朋友的一天長什麼樣子?
    • 身心障礙者就業網光譜:「庇護工場」、「小作所」到底是什麼?
    • 推薦閱讀

    我們先來看看目前苗栗縣身心障礙人口數,截至 109 年 6 月 30 止,已經達到 3 萬 4 千多人(佔全縣總人口 6% 以上)。根據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的露出資料顯示,約有 94% 身心障礙者生活在社區中。 目前縣內有「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日間服務布建計畫(簡稱據點)」:提供生活自理能力、人際、社交技巧訓練、社區適應等服務。「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服務(簡稱:小作所)」:提供因能力不足無法進入就業職場,技能訓練機會。 讓身心障礙者能共好生活在社區中,一直是我很支持的方向。我也認同去機構化的思維、關注居住社區中身障者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這次工作報告中向社會處提出幾個問題: 一、目前據點、小作所運作情形、與經費預算:縣內共有 5 間據點、4 處小作所,一個處所挹注約 200 萬元,...

    「庇護工場」: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長期就業支持之障礙者。主管機關為勞青處。「小作所」:無法進入庇護性就業服務場所,但能每天作業 4 小時、每週作業 20 小時之身心障礙者;主管機關為社會處。 當我向勞青處長提出關於小作所與庇護工廠的差異時,勞青處處長無法具體回覆。其實,對於身心障礙者就業能力的培訓與扶植,因為服務定位與屬性不同分屬於不同機關,但這時候也容易出現業務無法釐清、讓身心障礙者無法適才適所的狀況,這同時也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就業權益。 因為進入門檻、評估標準的差異,會讓身心障礙者落在不同的服務範疇內。例如庇護工場屬於職場,定位是勞工身分、有薪資且有社會保險保障;小作所,定位則是服務使用者,須付費,雖有獎勵金機制,但是沒有社會保險保障。 當我提出:身心障礙者...

    「我是不是公司不需要的人?」──公司給身障者職缺的同時,也給了「不安定感」 重度智障女童「被迫賣淫」揭穿「社福預算不足」的謊言 「長照」照護了誰?讓身障者得以自立,才是照顧的真諦! (本文經專欄作者 時代力量 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原文標題〈身心障礙者究竟能不能共好在社區?身心障礙就業網不應片斷化〉 首圖來源:pixabay,CC Licensed。)

  2. 2017年11月1日 · 台灣學不來芬蘭教育的原因:台灣大人從不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本書:《 教室外的公民課 》】. 「教育」是芬蘭最成功的出口產品,幾年前各式教育文章一出,引起台灣近幾年來的「歐洲教育」熱潮。. 這位高中歷史老師指出 ...

  3. 2020年7月29日 · 進一步,透過「地方情感」、「涉入地方事務程度」兩面向的分析,清楚了解地方相關的人有哪些類別,並依據不同的屬性規劃行動策略。

  4. 2020年2月6日 · 我們從文獻裡知道,影響一個人的職業地位,最重要就是「教育程度」。而影響教育程度最大的就是個人在學校的學習表現,包含數學、科學以及其他科目的表現。 個人在學校的學習表現不僅影響未來受教育的程度,也直接對未來的工作表現與收入有所影響。

  5. 2019年9月18日 · 喜歡把自己出書、搞社運、上政論節目講得都是為了個人利益,黃益中的言論選擇或許是為了自我保護。. 因為出色外型快速累積人氣的他,承認自己其實很鄉愿,看到網路上對自己的不公批評,他會憤恨不平;不想多談如何被攻擊,他直接決定不在網路上繼續 ...

  6. 在失控的年代, 我們需要不控制的教育:打破傳統體制的「親子共學團」. 伴隨著副總統辯論的砲火隆隆,教改議題再度被搬上檯面。. 民間各界,也環繞著當初廣設大學的決定展開激辯。. 贊成者認為這是為了紓解升學壓力,在當時的情境下是民意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