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24日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本條目為是次選舉的詳盡結果有關整體結果請參見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舉結果有關選舉統計請參見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選後統計 。 全部結果 [ 編輯] 以下是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的結果當中列出選區號碼選區名稱候選人所得票數政治聯繫等資料。 候選人中, 粗體 表示當選,註有「@」表示曾任區議會議員,成功重返區議會的候選人,註有「#」表示得票少於5%而被沒收選舉按金。 (括號)內為未有申報的實際政黨。 下表之投票率均以扣除無效票後的總票數計算 [1] 。 中西區 [ 編輯] 選民人數(不包括自動當選之選區):106,787. 有效票總數:41,961. 投票率:39.29% 灣仔區 [ 編輯]

  2. 2011年1月2日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是 香港 回歸 後的第4屆 香港區議會 選舉,於2011年11月6日舉行。 是次選舉重選 香港十八區 區議會共412個民選議席。 當選的區議會議員任期為四年由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4] 。 背景 [ 編輯] 2007年區議會選舉 建制派獲得勝利後,泛民主派的地區實力受到打擊。 與此同時,歷經 五區公投 、政改一役,泛民主派的局勢分佈出現重大變化。 民主黨 中主要以新界東為樁腳的改革派成員由於不滿民主黨支持 政改方案 ,退黨另外成立 新民主同盟 。 而 民協 、民主黨由於支持政改方案,被分為溫和一翼,數年間雖然致力挽回地區局勢,然而未能回復2003年之勇。 除此之外, 社民連 於2010及2011年的發展都對選情似乎有著不少影響。

  3. 2023年9月18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提名期由9月15日起,至9月28日結束,共收到935份提名表格,已獲確定的有效提名共915份,另外有9份提名撤回,而11份的提名則無效。. 在915名獲有效提名的候選人中,有76名候選人因所屬選區只有一人獲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1年1月2日 · ^ 2011年區議會選舉 - 全港投票率增長情況. [2011-1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8). ^ 2011年區議會選舉自動當選候選人名單 (PDF). [2016-02-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0-08-06). ^ 区选935人报名破历届纪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2024年5月10日 · [7] 歷史演變 [ 編輯] 英屬時期 [ 編輯] 1979年12月, 觀塘 設立「 地區管理委員會 」試水溫, 新界 方面則設立 地區諮詢委員會 ,之後香港政府發表香港地方行政 白皮書 》,1982年區議會條例生效並進行了首次區議會選舉。 [2] 在1982年區議會成立以前地區議員都是 香港總督 委任的;包括 市政局 議員、 鄉事委員會 主席、區內之分區委員會主席以及地區管理委員會之主要委員 [8] 。 其時區議會的官守議員和非官守議員人數大致相若,而民選議員和委任非官守議員人數也接近。 當中市政局議員出任市區區議會的議員,鄉事委員會主席出任新界區議會的議員,區議會主席由當區 政務專員 擔任。

  7. 2024年5月5日 · 2011年區議會選舉落敗曹漢光東區區議員太古城東),前民主黨成員2011年區議會選舉落敗杜嘉倫元朗區議員錦綉花園),因拒絕宣誓而辭去職務徐子見東區區議員漁灣),因涉及香港民主派初選大搜捕而被還押於2021年5月10日辭去

  8. 說明.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 6 個頁面,共 6 個。 *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地方選區參選名單.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種票風波. 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 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事件. 泛民區選聯盟 (2011年) 分類 : . 香港區議會選舉. 2011年亞洲選舉. 2011年香港政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