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0月2日 ·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的處世態度,不單窒礙個人進步,更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害。 人們若只顧跟隨前人步伐,苟且偷安,對社會的問題坐視不理,不願成為改革的第一人,則社會可能落後腐敗而不得改變。 君不見歷來的變革都是由甘願作第一的人所促成的嗎? 秦有陳勝吳廣於一眾順從的士兵之中毅然揭竿起義;清有孫中山洞悉社會禍患,率先發動武裝起義、陸皓東灑下第一滴血;今有香港中學生走上街頭挺身反對國民教育科、台灣大學生推開立法院第一道門抗議服貿協議。 這些人皆無視做第一所承擔的風險,身先士卒,成就了社會的改變。 若人人但求明哲保身,試問我們的社會得以向前嗎? 不做第一的心態固然阻礙個人與社會的突破,高呼「不做最後」同樣也會帶來惡果。

  2. 2015年9月25日 · 奪星心得. 自問不是引經據典、或傾盡所有適合的古今中外事例的料子,所以決定以抒情方向入手。 始終加入太多至理名言或真實事例,文章會變得機械式,抒發感受的作品,說不定可以打動評卷員。 題目的「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應視作一整體。 若分開闡述不做第一和不做最後的論點,則淪為離題,因此撰寫個人觀點時,謹記同時講述「第一」和「最後」兩個角度。 縱使上文的第二段,確然分開講述了「做第一」和「做最後」的弊端,但其實字數不多的簡單點綴,只作開場白之用,鋪墊後文,亦能全文結構簡明。 文:林澤銘. 圖:資料圖片. 加拿大溫哥華明報新聞網.

  3. 語譯. 好學求進接近知, 實踐為善接近仁, 知辱圖強接近勇。 出處和背景. 這句話出自《中庸》第21章,魯哀公 (魯國的君主)問孔子有關治國的方法。 孔子解釋「為政在人」,政治始終離不開人的管理,故此人的修養十分重要。 身之不修,何以治人? 未能治人,又怎能安國? 孔子於是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的說法,認為這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主要能力。 《論語》中談到知 (智)和仁,各超過100次,談到勇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知仁勇是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 不過,有時講論太精微,同學往往弄不明白。 孔子這次談話的對象是魯哀公,所以話說得較為簡單易明,重點也主要在知、仁、勇三者的修養方法。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4. 2020年10月27日 · 總結. 〈魚我所欲也〉主旨是:人皆有仁義高於生命的善心,因此能捨生取義;當失去這種善良本心,惡因此而生。 以圖示之: (圖c) 必須一提,本章沒有直接證論人性本善,而是承接前文人性本善的辯論,再者,儒家論述最擅長直指對方本心,讓人反省自己的生命經驗,以體認內在的善良心性,整部《孟子》,以孺子將入於井的故事最見儒家真理與方法的本色,宜一併與本章對讀。 至於本篇,則見孟子以氣勢勝 (pathos),並以人格感召打動人心 (ethos) 的雄辯風格。 ?原文與論辯結構圖表:link.mingpao.com/65512.htm. 文:林葦葉,四年級學生何嘉雯、馬芷晴、吳嘉茵、黃文巧.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範圍包括中文閱讀教學與評估、香港少數族裔學生中文學習、中文教育網絡分析應用等。

  5. 語譯. 好學求進接近知, 實踐為善接近仁, 知辱圖強接近勇。 出處和背景. 這句話出自《中庸》第21章,魯哀公 (魯國的君主)問孔子有關治國的方法。 孔子解釋「為政在人」,政治始終離不開人的管理,故此人的修養十分重要。 身之不修,何以治人? 未能治人,又怎能安國? 孔子於是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的說法,認為這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主要能力。 《論語》中談到知 (智)和仁,各超過100次,談到勇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知仁勇是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 不過,有時講論太精微,同學往往弄不明白。 孔子這次談話的對象是魯哀公,所以話說得較為簡單易明,重點也主要在知、仁、勇三者的修養方法。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6. 2022年11月15日 · 立意及聯想. 【1】不聽人言者猶如蔽明塞聰,最終受害的只是自己. 接納諫言等於承認自己的想法或行事有誤,為了維護面子,不少人無法接受他人的批評,就如無心公不願接受鏡中的自己蓬頭垢面。 可是,他人的勸諫若非意氣之爭,而是真正希望自己改過遷善,便當納取其言,且要珍之重之。 楚懷王不聽屈原勸其不可輕信秦國, 終客死秦國: 秦昭王與楚國通婚,邀楚懷王相會,屈原認為「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指秦國並不可信,勸懷王不要赴約,惜懷王不聽。 結果懷王一入武關,便遭秦兵挾持,要求割地,懷王怒而不聽,逃亡不果,最終死在秦國。 項羽不聽范增之言,終自刎烏江: 項羽的謀士范增在鴻門宴上頻頻向項羽示意,勸他藉此良機剷除劉邦。

  7. 2014年12月12日 · 1.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語例,出自曹雪芹《紅樓夢》。 直言還是沉默,須視情况而定,禍從口出,通達人情者有時更能體會沉默的必要。 2. 俗語有云:「話到口中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 」 (想要力陳己見,屬人之常情,惟三思之後,或能明白無聲勝有聲。 我會寫什麼? 今天的中文課,老師要求同學分組做專題研習,三位同學立即舉手向老師投訴,反對與我同組。 他們直言我是全組的負資產。 我本想力陳己見,以前太懶,並不代表現在的我沒有改善。 但口講無憑,過去亦的確犯錯連連,同學的責罵也無可厚非。 因此,與其高聲爭辯,不如默默做好自己,讓同學慢慢重建對我的信心吧。 (大概情節) 沒有人是孤島,在群體生活中,須兼顧他人的處境和感受。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