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10日 · Watch on. 如果你已經擁有「刺客教條:起源」主程式,那麼發現之旅將會自動更新並內建遊戲中。 而你也可以單獨購買「 刺客教條發現之旅:古埃及 」的獨立教育版,因為你可能不一定想玩遊戲。 「刺客教條發現之旅:古埃及」有什麼特色呢? 我實際「神遊」了古埃及幾個小時後,把我的心得整理如下。 首先,「刺客教條發現之旅:古埃及」採用了刺客教條的遊戲引擎與場景人物,除了沒有戰鬥、沒有劇情、不用解謎外,其他部分幾乎都跟刺客教條一模一樣。 這個意思是,你可以操作一個栩栩如生的埃及人物,在古埃及的各種知名建築物之間跑酷,爬上(或進入)最知名的埃及金字塔與亞力山卓城牆。 你可以眺望埃及的城市風情,你能夠穿梭在古埃及人生活的市集。

  2. 2018年4月22日 · 「 Splitwise 」不是單純的 記帳 App ,而是多人一起支出時的「分帳 App」,或是有借貸、償還、分攤關係時的專門記帳工具。 第一次使用「 Splitwise 」,可以先從 「 Splitwise 」網頁版 開始,註冊一個免費帳號,之後可以下載 Android 與 iOS App 同步資料使用。 登入「 Splitwise 」後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 未來要一起分帳的群組( Groups ) 。 幫群組命名,例如某某旅行團,或是某某合宿生活費。 接著在「 Group Members 」把未來要一起分帳的朋友、家人一一加入。

  3. 2016年8月23日 · 什麼意思呢? 例如我用努力養成讀書習慣,換得一次旅行消費。 在「 Habitica」中完成任務的難度、金幣可以交換的物品都可以自己設計,我只要透過完成任務獲得金幣,然後去交換我自己設計的「旅行獎品」,這樣就可以讓人生中「原本不關聯」的任務,都可以關聯起來: 讓人生成為一個整體的等價交換系統,你的所有努力都可以換得其他人生回饋。 你還記得小時候媽媽說如果現在認真做功課,晚上就給你玩一個小時玩具,然後我們就真的開始認真做功課,這就是等價交換的遊戲化機制,而長大了沒人再這樣「跟你玩」,所以透過「 Habitica」的遊戲化,我們就可以把想做的事情的理由,跟想獲得的東西的獎勵,用等價交換的方式連結再一起。 4. 無形的努力,也要有 立即看得到 的成果支持. 另外遊戲化帶來的好處,不只是變得有趣而已。

  4. 2018年4月29日 · 在電腦玩物上有兩篇 Google 工具的延伸活用文章很受歡迎,分別是:「Google 表單不是只能做問卷, 你沒想到的10個活用案例教學」、「Google日曆不是日曆,你沒想到的10種活用案例教學 」。在這兩篇文章中,我分別用實際的應用案例,分享了這些簡單工具的意想不到用法。

  5. 2014年10月27日 · The Silent Age ,沉默年代、無聲年代,是一款在 Android 與 iOS 上推出的傳統推理解謎冒險遊戲 ,沒有刺激的聲光動作,但是有精緻的音效、細膩的畫風,以及用心打造的謎題,帶著我們回到70年代、回味經典玩法,在兩部曲全長約 6~10 個小時的遊戲時間裡,跟隨主角進行一場 40 年的科幻時空穿梭之旅,在我們的現在與主角的過去之間,拯救被意外毀滅的世界。 是什麼原因,讓 2014 年不是現在的我們所知道的樣子? 是怎麼樣的因果循環,讓 2014 年的世界是一片斷垣頹壁? 來自 1970 年代的主角,將為我們解開這麼謎團,並且,幫助我們把世界回復原貌。 然而,當復原到我們所熟知的 2014 後,真的是一個更好的年代嗎?

    • 史偉莎集團1
    • 史偉莎集團2
    • 史偉莎集團3
    • 史偉莎集團4
    • 史偉莎集團5
  6. 2016年4月10日 · 10 款遊戲化學習 App 讓你更喜歡面對挑戰 」這樣的特輯。 但是如果追求刺激與聲光效果的「格鬥遊戲」,在拳腳絕招對戰間,也能寓教於樂,你能想像嗎? 今天要推薦的這一款網頁遊戲叫做:「 science kombat (科學快打) 」,稱呼為「科學家格鬥遊戲」更直白些, 因為裡面八位格鬥高手分別是歷史上最知名的八位科學家,而他們各自的大絕招則來自於他們所發現或發明的科學理論 。 我們可以操控牛頓用他的地心引力蘋果攻擊霍金,而霍金使出蟲洞理論來閃避。 或是當圖靈操控他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攻擊時,達爾文用他的演化論化身人猿反擊。 還是說當特斯拉使出毀天滅地的交流電場,愛因斯坦用相對論瞬間移動閃避了這次攻擊。 這就是這款「 科學家格鬥 」真實的遊戲過程!

  7. 2014年12月17日 · Watch on. 目前微軟已經開放所有用戶一起測試「 Sway 」,雖然還是預覽版,但已經可以看到其大概的輪廓與功能,只要進入「 Sway 」 網站就能立刻開始使用。 「 Sway 」怎麼用? 習慣使用 PowerPoint 嚴謹有序排版的朋友一開始可能反而不習慣,但如果你有用過最近 Evernote 的簡報功能,可能會發現兩者概念上很類似。 測試「 Sway 」 的過程中,我發現首先可以把 Sway 當作一種概念、點子、可用素材的收集箱,第一步就是把各種圖文內容先丟出來,放進「 Sway 」一張一張編輯卡片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