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5日 · 周大福珠寶會設有5個供金會籍類別每月供款額界乎300元至3,000元同樣要供滿12個月以最高的供款額為例每月供款3,000元為例計及優惠全年實供為34,500元最後可換取價值37,000元的足金產品回報有約7.2%若以同樣每月供款1,000元供滿12期為例周大福珠寶會全年實供為11,500元最後可換取價值12,300元的足金產品或者13,500元的珠寶產品回報分別有7%及17.4%。 在六福珠寶的「黃大仙寶誕金會」或「觀音寶誕金會」,全年實供為12,000元,供滿後可換取金額為12,300元的首飾,回報則為2.5%。 除了兩大連鎖金舖,市面亦有老牌金舖設有供金產品。

  2. 2024年4月12日 · 周大福表示鑑於黃金首飾愈來愈受年輕顧客歡迎黃金首飾及產品的需求於季內持續強韌該企亦推出了以龍為主題的產品相關黃金首飾和擺件反應熱烈上季內地黃金首飾及產品類別的同店銷售增加3.4%平均售價5,700元按年升9.6%而港澳則受惠於內地旅客訪港及強勁的節日需求黃金首飾及產品類別的同店銷售顯著上升16.6%平均售價7500元亦升7.1%。 珠寶首飾同店銷售雙位下跌. 至於珠寶鑲嵌首飾相對疲弱,上季內地的珠寶鑲嵌、鉑金及K金首飾類別錄得同店銷售下降19.5%,港澳亦跌27.2%。 但周大福指,但自去年10月以來,珠寶鑲嵌銷售在價值及銷量上均呈穩定趨勢,內地的相關零售值按季已上升27.6%,同店平均售價8200元,跌2.4%;而港澳的同店平均售價則為1.58萬元,跌11.7%。

  3. 2024年5月14日 · 首先沽金飾可先參考金行每日的買入價各大型連鎖金舖均將金飾的買入價賣出價上載官網參考其中一間金行網站周二賣出價為每両26,380元以一對共重4両的龍鳳鈪計索價105,520元而且還未計可能收取的手工費

  4. 2023年10月5日 · 內地周大福金價相對較高. 另據內媒引述一名杭州女孩表示早前觀望了好久最後卻在高位買入感覺被割了」。 她指出,自己去年看中了一隻金手鐲,因此對金價比較敏感,從每克530元開始關注,眼看一路升逾600元,最後終於沒忍住及花了1.2萬元買了古法手環;不過,目前同重量的手鐲只需要1.1萬元,就令她有些不淡定,並指「後悔沒有早點下手,後悔沒有等久一些」。 此外,有內媒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黃金銷售門市,發現明顯下調了價格,其中周大生黃金飾品價格為每克478元,甚至在國慶期間還有一件九折、兩件八折的推廣活動。 至於周大福金價相對較高,金飾價格為每克585元、投資產品則為每克537元,但也較早前有所下調;該舖店員又解釋,「我們家的工藝和業界其他家不一樣,因此價格會相對較高」。

  5. 2024年4月18日 · 近日內地微博黑貓投訴就接到一宗投訴個案一位吳女士早前花了2,000元人民幣下同購買3件1.5克金飾但收貨後一秤單件金飾竟重達3克懷疑加了其他物料隨後她發現其網購的網店名為周大褔」,與本港知名珠寶品牌周大福不同並多了一點。 網民「看半天沒看出區別」 事件令「差一點就買到真的周大福了」登上微博熱搜,但許多網友仍稱「看了半天沒看出來區別啊」,「要不是看見這個熱搜我都沒發現我的是假的」;還有網友問,「這是個啥字? 我認都不認識。 」;亦有人笑稱「只差一點點,即可以和真貨會面」。 受害者收貨後感覺手鏈有點重.

  6. 2024年4月23日 · 2024年04月23日 22:19. 舉報. 以往市民手頭資金較少但又想在金市儲蓄或投資,「供金會是其中一種方法但隨着現時社會越來越富足,「供金會已日漸式微周生生集團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亦透露早年經濟環境未有現時富裕20至30年前普遍消費者收入不多因此有供金會供月餅會等商業模式出現目前則仍有小部分品牌經營。 社會趨富裕 信用卡可免息分期. 劉克斌指出,在現時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拎得起錢出嚟買金,另外亦有信用卡免息分期簽帳等」,加上市民要對公司「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才會供,唔係供到一半,間公司結業點算? 」,故供金會已經越來越少。 另一方面,白金價格近年向下,劉克斌指,由於白金價值越來越低,以投資角度而言未能保值,令近2至3年白金生意未有起色。

  7. 2024年4月23日 · 2024年04月23日 21:57. 舉報. 金價今年大幅向上投資者買金熱潮未息。 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投資者心態係好特別,跌就追住沽,升就追住買,所以黃金一飆升,投資者就會搶住入市」。 他相信現時金價「高處未算高」,預計今年第2、3季或有機會挑戰每盎司2,500美元,他並透露,過去半年實金市場買賣大增逾三成,而近幾個星期更大漲逾四成。 黃金除實金外亦走向數碼化,他期望當局盡快落實數碼黃金。 近半年實金買賣增逾三成. 張德熙指出,由於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加上貨幣貶值,以及高息環境下,房地產市場、證券、債券市場表現淡靜,令黃金市場冒起,另外現時息口已處於高位,更不排除年內會減息,長遠金價仍會受到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