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30日 · 投資理財專有名詞. 最後更新:2021-06-04. 「市場先生,請問該怎麼做長期投資?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要來談談關於如何做好一個長期投資的規劃。 我認為投資理財規劃是很個人化的事情,但同時你也必須考慮市場的真實情況, 所以任何的思考, 我們都必須要考慮到自己與市場兩個面向: 第一個問題是:長期有多長? 有些人在投資時,只看到3個月、半年的成效不如預期, 或是看到幾則新聞報導就會對市場產生恐懼,原因是對長期的認識不夠。 對於市場:這問題有標準答案,一次的景氣循環週期平均大約是6~10年. 換句話說通常10年內一定至少會經歷一次主要多頭、一次主要空頭,以及大多時間都在盤整。 景氣循環的意義是,只要時間夠長,不用買低賣高也能得到一個「合理的報酬率」。

  2. 2015年2月9日 · 這隻禽鳥都相信, 每天有個友善的人類,為了他的「最大利益」,而來餵牠, 這是生活中的普遍法則。 牠的信心隨著友善餵食的 次數 而增加, 牠的 安全感 也越來越高。 因為統計樣本變多了, 因此他相信未來的變化,一定也會像過去歷史一樣運作。 直到一千日以後, 在感恩節前一個星期三下午, 某件「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牠身上。 單靠過去資料所得到的結論, 讓火雞 安全感最大 的那一天,也成為牠 危機最大 的那一天。 在這一天, 這隻火雞牠成了感恩節桌上的大餐。 對火雞來說,這是一次「黑天鵝事件」 但對屠夫來說, 不是, 這一切並非意外。

  3. 2023年9月8日 · VCP策略優點. 1. 透過特定型態,快速選股,篩選出當下符合高命中率的型態. 股價如果向上突破 VCP,就代表著正面發展, 不過具有 VCP 型態的股票不一定能成功突破,但能成功突破的股票往往都具有 VCP 型態,

  4. 2015年6月5日 · 由某國立知名大學教授,自己實測和操作的方法, 號稱穩穩賺,每年輕鬆50~60%報酬率。 最近剛好又談起這件事, 原文出處已經找不到,但在網路上搜尋,有幾篇文章可以參考: 相關文章1. 相關文章2. 他提出的方法是,做「 深度價外 」的「 台指選擇權賣方 」: 方法如下: 1. 每個月第二之後,賣出進下個月的選擇權. 2. 履約價選在500點之外,而且選擇權價值20點以上,才進行賣出. 通常這樣的策略, 還包含了一些主觀的方法,以及避險技巧。 不如就來實際測試看看, 選擇權賣方策略,是不是這麼有效。 如果還不知道選擇權, 可閱讀這篇: 什麼是選擇權? 實際測試 台指選擇權賣方策略, 根據他的策略,我設定了以下條件: 1. 每個月第二 (第6個交易日)之後,

  5. 2018年12月1日 · 但幾年後他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根本錯了, 他開始了許多事情,但還是有一堆事情中途就放棄, 檢討原因以及做了許多實驗後寫了這本書《完成》,告訴人們如何完成目標。 為什麼你開始許多目標,但最後會選擇放棄? 作者認為事情之所已沒辦法完成,是因為人們都有一些認知失調, 以下分享4點書中我覺得想法上改變最大的重點: 問題1. 對自己的能力過度高估和樂觀. 實際上,很多人去報名馬拉松的人,連半馬都沒有跑過. 我們會覺得事情一定要做到非常好, 比方減重一定要減少10公斤、一年要看100本書。 於是一但過程不如預期,完美主義就會發作: 「我進度落後,已經趕不上了。 「其它事情插進來,生活好多瑣事,我時間不夠。 「現在事情一團亂,沒辦法修正了。 完美主義最常用的藉口是:事情不完美了,所以我不再繼續。

  6. 2018年5月27日 · 在閱讀許多投資理財書籍之前, 如果能將自己的想法稍做調整,你將會得到更巨大的收穫!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和你分享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個朋友問: 「我有30萬元,要怎樣才能靠投資致富?」 30萬元如果按照6.5%的年化報酬率, 30年後30萬會變成198萬元,但這結果對他而言很失望。 我問他希望能靠投資賺多少, 他回答的數字是1000~2000萬元,相當於需要年化報酬率13%~15%左右。 有趣的是,當我提到13%~15%的年化報酬率可以達成目標, 他眉頭一皺說:「我希望是每年資金能夠成長1~2倍的方法。 對他來說,每年13%的報酬率相當於明年他的30萬會變成34萬元,只成長區區4萬元。 對他來說,至少一年要賺30萬,也就是100%的報酬率之下,他的財務才會比較「有感」的改善。

  7. 2021年6月6日 · 隱含波動率 (Implied Volatility)是一種用於預測市場對權證 (或選擇權)未來價格變動的看法指標,它能為投資人提供一個預期波動的價格範圍,判斷適合進出場的時機。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隱含波動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什麼是隱含波動率、歷史波動率? 有什麼不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