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4月23日 · 在2055年至2070年之间实现全球碳中性,即通过森林、土壤等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及地球工程 技术抵消人类排放,使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 科学家尝试了更为精确的运算,即瞬变气候对累积碳排放的响应(TCRE)。这一指标出现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

  2. 2019年9月23日 · 世间万物和气象数据之间每一丝每一缕的可能性,都值得细细挖掘。. 那么,气象+水利水电,究竟能擦出什么火花呢?. 我国是一个水害频发的国家。. 2017年统计显示,全国建成水库大坝98460座,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这其中大型水库720座,中型水库3890座,其余 ...

  3. 工程措施是指在可能遭受风暴潮灾的沿海地区修筑防潮工程。我国人民在同风暴潮灾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继修建了一些沿海、沿江堤坝和挡潮闸,在防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福建省先后建成了保护千亩以上的江海堤坝383处,堤总长 ...

  4. 2021年1月12日 · 极端寒冷和全球升温曲线为何两个看似相悖的名词会产生关联中国气象报记者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跨越北极和赤道的南北温度梯度行星尺度的西风带与极地冷空气南下

  5. 2020年6月8日 · 拯救红树林面积大幅减少 我们能做些什么?.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科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减少,到2050年,遍布各地海岸的红树林或将无法承受海平面上升之重,最终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消失。. 这一预测,引发许多环保人士的关注 ...

  6. 根据大气物理学家的计算,地球从太阳得到的热量短波辐射是240瓦/平方米,长波辐射出去240瓦/平方米就保持热量平衡,就是15摄氏度。 如果我们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增加一倍,这时我们就会发现长波辐射使得排出的热量只有236瓦/平方米,中间有一个辐射差,地面必须通过增温1.2摄氏度,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这就是温室气体导致的增温现象。 地球温度平均增长1.2摄氏度,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这样就会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有何影响?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减缓全球变暖吗?

  7. 1 天前 · 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 建筑耗能与气候变化 40 任继周 中国 兰州大学工程院院士 草原畜牧业与气候变化 41 林而达 中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粮食问题 42 孙鸿烈 中国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