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3日 ·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记录的下酒菜,已经有了煎鱼、鸭子、粉羹等品类。. 蔬果下酒也算是常规选择,此时,下酒菜形成了“肴”“核”两种品类,其中的“核”便是西瓜、甜瓜等各类果品。. 吃货代表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那句“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

  2. 2018年6月19日 · 6月18日,四川会理古城举行端午“万人药膳宴”,数万人共同在古城内的3200张桌上就餐,同过端午,共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场面十分震撼。. 四川西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家家户户都沿袭着端午节吃“药根汤”的传统习俗。. 农历 ...

  3. 2014年3月28日 · 著名收藏家、学者马未都对鸡缸杯则有更为感性的认识。他曾介绍过,明万历皇帝御前有成杯一双(成杯就是指鸡缸杯)。马未都说自己十几年前去日本,在一位日本陶瓷收藏家府上做客,用这杯子喝过茶,“是我这一生喝的最昂贵的茶了”。“鸡缸杯顾名思义,造型如缸,绘雄雌雏鸡等,流行成化 ...

  4. 2017年3月31日 · 说到清明节吃什么,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江南吃青团子、客家人吃艾粄、厦门吃薄饼……具体清明节吃什么? 小编为您介绍18种节气美食,不妨来看看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吧。 1、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2、艾粄.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

  5. 2022年3月22日 · 汪曾祺笔下的14种花:风和日暖,人在花中.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曾写道:“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 ...

  6. 2021年12月8日 · 《国家人文历史》 2021年12月08日 11:38:28 来自北京市. 本 文 约 34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该音频系AI制作. 寒冬将至,人们身上的衣服越穿越多,餐桌上的蔬菜也越吃越贵。 每到这个时候,家中长辈便会默默拿出之前囤的干菜,不动声色地省下一笔支出,为全家人做一桌荤素齐全、吃了还馋下一顿的好菜。 诸如笋干烧肉、干豆角红烧肉、肉末茄干、梅干菜扣肉、白菜干猪骨汤之类,隔壁家小孩没馋哭大人也在咽口水了。 笋干烧肉。 来源/央视节目《农广天地》片段. 难得的是,干菜算是少有的“南北通吃”。 北方有干豆角、干辣椒、干蘑菇、白菜干等,南方有梅干菜、干笋子、黄瓜条、茄子干等。 虽然南北干菜种类有所不同,但其本质相通,且在各地域广受欢迎。 梅干菜扣肉。

  7. 2012年7月10日 · 上世纪30年代初,在这个小院中,梁林夫妇吸引了一批知识界的文化精英,逐渐成为了当时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 经常光顾的很多是喝过英美墨水的学者以及浸泡在民国文化圈里的各路人物,时人称之为“太太客厅”。. 林徽因在这个名流云集的文化沙龙中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