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21年11月16日 · 計劃於2018至2021年間分別對位於天水圍及深水埗的32間參與計劃的先導學校超過1,600位3至6歲的幼兒進行一系列健康調查及評估發現基層幼兒有營養攝取失衡睡眠時間及運動量不足超重或肥胖口腔衛生健康欠佳以及視力問題等。 有關基層幼兒的營養攝取,約七成半參與調查的幼兒,每天的鹽份(鈉質)攝取量過多,原因可能源於過量食用罐頭食品、醃製食物、或於烹調時使用過量的鹽份;近六成半的幼兒每天的鈣質攝取量不足;超過九成幼兒每天的奶類製品或替代品攝取量不足。 飲食不均衡及營養攝取失衡可引致肥胖及其他各種健康問題,而肥胖會增加患上多種疾病的風險。

  2.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12年12月8日 · 天晴就業及創業服務中心是職工盟教育基金在天水圍第二個服務站為區內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多元化的就業及創業支援服務新中心提供就業輔導就業技能培訓及轉介服務創業自僱及資訊科技支援等預計三年內可協助區內九千名學員以及三百名自顧人士有關中心的詳情請瀏覽網址www.ctuef.org.hk馬會在天水圍先後捐助及發展多個項目包括電話投注暨義工及培訓中心為居民創造就業機會天比高創作伙伴為有志投身創意工業的青少年提供培訓與實戰機會東華三院賽馬會天水圍青少年中心乃本港最大同類型服務中心之一賽馬會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為居民提供一站式基層醫療保健服務以及支持特殊學校推行生命教育活動等。

  3.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24年5月18日 · 18 / 5 / 2024. 馬會支持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 香港賽馬會(「馬會」)主席利子厚今日5月18日出席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頒獎禮擔任主禮嘉賓及頒發獎項予中學組的優勝隊伍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則擔任精英賽的評委。 馬會一直致力培育香港青年人才。 為提升本地學生對國際事務的興趣、對國家的歸屬感和國民身份認同,馬會自2009年起支持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資助優勝學生參與內地參訪團,成為競賽的特別贊助單位。 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教育局,以及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聯合主辦。 圖片說明: 圖一:馬會主席利子厚(左二)頒發「先鋒賽金獎」予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中學組的優勝隊伍。 圖二:馬會副主席廖長江(左三)是精英賽的評委之一。

  4. 天水圍及元朗是馬會義工隊過去一年多的重點服務地區。 義工隊為元朗及天水圍居民舉辦了各項活動,例如:新春千歲宴,邀請近二百位天水圍獨居長者共賀新春;母親節嘉年華,史無前例得到29個區內非政府組織單位齊心響應和參與;及以「古物古蹟」為主題的工作坊等,為地區注入活力,從而 ...

  5.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10年4月21日 · 21 / 4 / 2010. 馬會捐助重建體育會館 元朗區居民享全新康體設施. 隨著天水圍的發展元朗區人口不斷上升對區內體育文娛設施的需求也相應增加為配合居民需要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元朗區體育會八千二百萬港元為已使用三十多年的舊會館進行重建工程同時擴大面積並全面改善及提升相關設施為居民提供一個全新的康樂體育場所馬會慈善、法律及公司秘書事務執行總監蘇彰德先生今天(四月二十一日),聯同元朗區體育會體育大樓重建委員會會長鍾逸傑爵士、元朗區體育會會長兼元朗區民政事務專員楊德強先生、重建委員會主席黃松泉先生等嘉賓主持大樓的奠基儀式。

  6. 100個為什麼. 這是一個網上講座,旨在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初涉賽馬運動的人士提供一些賽馬知識。. 一如其他體育運動,賽馬是一門學問,內容博大精深,自非「一百個為甚麼」所能概括。. 一百在此只是一個泛數而非實數,就如「百步穿楊」,百步也是 ...

  7. www.hkjc.com › chinese › pressreleaseMCS - 香港賽馬會

    2010年5月8日 · 有教無慮家庭和諧計劃由香港明愛和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合作去年為 八十六位居住於元朗及天水圍有子女就讀小一至小三的母親進行有關家長情緒與管教子女成效的研究其中四十二位母親獲邀參加四次各兩小時的情緒管理訓練其餘的參加者則只獲安排一次戶外家庭活動並沒有接受任何情緒管理訓練。 研究小組分別在「計劃」進行前後及完結後三個月,向參加者收集數據,當中發現曾接受情緒管理訓練的母親,比沒有受訓練的更能以冷靜的方法處理與子女的衝突,減少了以往打罵的管教方式;「計劃」亦讓子女更易接納母親的教導,令親子關係得以改善;而作爲父親的也漸漸感受到 和諧家庭的重要性,更加投入家庭生活。 參與的母親指出,「計劃」令她們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我感覺健康有改善,與家人的關係亦更和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