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天水圍健康中心(天瑞路)於1993年已經成立,惟該健康中心只有6名駐診醫生,每年需要為14至16萬人次診症,未能夠滿足區內居民的需求,在天水圍區內建立第二間提供普通科門診的健康中心變得有必要。

  2. 天水圍健康中心(天瑞路)於1993年已經成立,惟該健康中心只有6名駐診醫生,每年需要為14至16萬人次診症,未能夠滿足區內居民的需求,在天水圍區內建立第二間提供普通科門診的健康中心變得有必要。

    • 設施
    • 沿革
    • 工程圖像

    天水圍醫院主要設施和服務包括設有250至300張住院病床(提供急症醫學、康復、療養及紓緩護理等住院服務)、急症室、多項日間護理服務(包括專科門診診所(設有家庭醫學和精神科)、普通科門診診所、血液透析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日間寧養服務、日間康復服務以及內窺鏡檢查室)、多項社區護理服務(包括社康護理/社區老人科評估、社區復康服務、精神科外展服務、醫務社會工作及健康資源中心),以及化驗室和放射診斷等支援服務。 醫院的急症室設有14間診症室和3間急救房,護士站設於急症室中央,方便監察急症室運作及調配醫護,亦設兩間專門接收精神紊亂病人的獨立病房,另有一間病房設「負氣壓隔離設備」,專門治療懷疑感染傳染病患者。

    港府於1983年研究發展天水圍時,已計劃預留第31區用地(即現今天頌苑)興建一座區域醫院,後來因預計區內的醫療需求不足而擱置。規劃署在1995年委託顧問公司制定天水圍北(天北)發展藍圖時沒有預留興建醫院用地,導致當局區內覓地建院時出現困難,後來更因政府財政赤字惡化,計劃不了了之。在2007年區內居民遊行抗議區內醫療服務短缺後,當局決定重新研究興建天水圍醫院。 醫院原定選址位於天水圍第121區,然而當局稱該處需要將兩條去水渠改道,故此可能使到工程需要待至2018年至2019年才落成,未能夠符合於2014年至2015年啟用的承諾,故此當局最終落實以第32區、原訂興建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的空地作為醫院的選址地點。有區議員批評,受到面積所限,新的選址只能夠興建規模比較小的醫院;亦指該地段...

    醫院西面,2015年11月
    醫院北面,2015年8月
    醫院北面,2014年11月
    醫院西面,2016年7月
  3. 天水圍醫院主要設施和服務包括設有250至300張住院病床(提供急症醫學、康復、療養及紓緩護理等住院服務)、急症室、多項日間護理服務(包括專科門診診所(設有家庭醫學和精神科)、普通科門診診所、血液透析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 [5]

  4. 天水围健康中心(天瑞路)于1993年已经成立,惟该健康中心只有6名驻诊医生,每年需要为14至16万人次诊症,未能够满足区内居民的需求,在天水围区内建立第二间提供普通科门诊的健康中心变得有必要。

  5. 天水圍醫院主要設施和服務包括設有250至300張住院病床(提供急症醫學、康復、療養及紓緩護理等住院服務)、急症室、多項日間護理服務(包括專科門診診所(設有家庭醫學和精神科)、普通科門診診所、血液透析中心、老人科日間醫院、精神科日間醫院 [5]

  6. 天水围医院 (英语: Tin Shui Wai Hospital , 医院管理局 内部代码:TSWH)是一所位于 香港 新界 天水围 天坛街11号(第32区)的小型公立 医院 ,于2017年1月9日起分阶段投入服务 [1] ,急症室首阶段于2017年3月15日启用,但不是24小时服务,只于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4时提供服务,于2018年3月21日急症室服务时间延长为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8时。 其馀时间仍要依赖 博爱医院 及 屯门医院 的急症室。 首阶段提供之服务包括 专科门诊 、 肾脏 透析、专职医疗、 放射 诊断、 药剂 及社康护理等日间服务 [2] 。 2018年11月21日起医院设立24小时 急症室 服务,并开设住院服务 [3] [4]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