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失城」一詞原是香港作家黃碧雲的短篇小說名,後為學者引用來描述 1990年代香港文學的主流傾向。 在「失城文學」中,董啟章寫於九七前夕的 〈永盛街興衰史〉、《地圖集》等,將現實和虛構融冶一爐,彷彿憂傷著城市的失去、批判權力宰制,卻又不願給予定義而時刻游離,使得作品頗具曖昧甚至虛無之意味。 而幾乎同一時間,台灣作家朱天心也發表了受人注目的〈古都〉,透過偽觀光客的眼光重新審視台北,而感到這座自己出生成長的城市, 如今竟變得恐怖陌生。 小說背後自然有其承載的言外之意,就此角度而言,朱天心也失去了她的城市。 對於這樣的兩種書寫,王德威在〈千年華胥之夢〉中皆將之劃入「後遺 民」文學的行列。

  2. 失城一詞原是黃碧雲1994年的短篇小說名,後為編輯香港短篇小說選》(1994 至1999 年,三聯版)的學者許子東,引用來描述1990年代香港文學的主流傾向。 他指出文藝小說在社會上縱使相當邊緣,在1990年代仍然承擔起建構、改造香港主流意識形態的使命,而「這種意識形態,就是今天很多人在討論的所謂『香港意識』。 具體在中短篇小說中,就是種種形態不同技法各異的『此地是他鄉』的故事,就是一種『失城文學』。 」1. 若將時間推遠來看,自1970 年代中期樂觀自信的「我城」、1980年代懸空而不升不沉的「浮城」(西西),以至1990年代時日將屆/盡的「失城」。 這種城市一步步失去的脈絡,確實與香港社會面臨「九七」政權移轉的心態若合符節。

  3. 「失城」一詞原是香港作家黃碧雲的短篇小說名,後為學者引用來描述1990年代香港文學的主流傾向。 在「失城文學」中,董啟章寫於九七前夕的〈永盛街興衰史〉、《地圖集》等,將現實和虛構融冶一爐,彷彿憂傷著城市的失去、批判權力宰制,卻又不願給予定義而時刻游離,使得作品頗具曖昧甚至虛無之意味。 而幾乎同一時間,台灣作家朱天心也發表了受人注目的〈古都〉,透過偽觀光客的眼光重新審視台北,而感到這座自己出生成長的城市,如今竟變得恐怖陌生。 小說背後自然有其承載的言外之意,就此角度而言,朱天心也失去了她的城市。 對於這樣的兩種書寫,王德威在〈千年華胥之夢〉中皆將之劃入「後遺民」文學的行列。

  4. 陳潔儀帶入王德威論述香港文學的三個階段:傾城」、「我城到回歸後的失城」,指出我城早已是香港文學史上用以建立身份意識的一座重要地標在這條香港文學的故事線軸上,它像一本紀念碑式的小說,失城之後的讀者不斷憑弔,也供創作者反覆續寫與改寫,尤其在九七之後的回歸十年裡,「我城意象被新一代的寫作者反覆地挪用入文,成為香港城鎮系列書寫的重要起點,也是香港文學用以建構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堅. 回歸前後的香港提出「消失的政治」(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的概. 3 念, 可說相當精準地揭露了香港作為一複雜文化身份長期以來的內在隱憂。

  5. 1970年代西西我城提出香港沒有國籍只有城籍的身分奠定文學傳統1990年代許子東以失城文學概括九七前夕香港人意識到自身城市主體即將消失的危機感創作圍繞身分記憶等課題。 回歸之後,香港經歷文化、政治、權力版圖的重組,社會變貌影響文學,開展出不同過往的城市圖像,本研究選取韓麗珠、謝曉虹、李維怡1997-2015年間出版的小說,觀照文學如何與社會變貌互動,書寫城市香港,以「空間」及「壓迫」切入,探討空間資源配置如何助長壓迫,壓迫又如何反向影響空間界線,形塑小說中的城市圖像;而按現有歸類,韓麗珠、謝曉虹的「城市異化」,與李維怡的「社會紀實」分別為香港文學跨越九七後的重要轉向,本研究並置討論,理解此二轉向於「九七後」文學版圖的意義。 關鍵字.

  6. 一、前言. 從七零年代西西出版我城以來,「我城就成為香港文學與認同的關鍵字,無論是黃碧雲的失城」、董啟章的V城」,到韓麗珠謝曉虹的雙城」,都召喚了不同的本土想像,以及他們對於香港是甚麼此一命題之回應。 然而,從「我城」到「雙城」,當代香港所面臨的城市問題顯然更顯嚴峻,「我城」該何去何從?當代的香港人又該如何建構自我認同?遂成為許多作家,尤其是成長於八、九零年代的新世代亟欲找尋的方向。 黎海華在其主編之《香港短篇小說選2010-2012》當中,就曾經表示:「香港作家眼底,城中人不論異地回歸的、生於斯長於斯的、移居本埠的,都愈來愈不認識他們的地方了」( 黎海華2015:i)。

  7. ISBN: 9789882016873. 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作者简介 · · · · · ·. 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及香港大學、芝加哥大學客座研究員。 現任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 著有《郁達夫新論》、《當代文學印象》、《當代小說閱讀筆記》、《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編選有《香港短篇小說選1994 -1995》、《香港短篇小說選1996-1997》、《輸水管森林【三記小說系列第一輯香港卷】》、《香港短篇小說選1998-1999》、《再讀張愛玲》 (與劉紹銘、梁秉鈞合編) 等。 論文及專著十數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