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如何計劃退休 相關

    廣告
  2. 建立被動收入,自製長糧不求人。立即了解香港年金計劃計劃受條款及細則約束,並涉及風險。 立即為你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搜尋結果

  1. 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是向符合申請資格並選擇到廣東或 福建省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繼續提供現金援助。 符合資格而選擇到廣東或福建省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可繼續領取每月的標準金額及每年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 援助金額. 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每月發放一次的綜援標準金額及每年發放一次的長期個案補助金。 但不會獲發特別津貼或其他援助金。 公共福利金計劃 [ 編輯] 主條目: 公共福利金計劃. 公共福利金計劃包括高齡津貼、普通傷殘津貼、高額傷殘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及廣東計劃。 高齡津貼 (生果金) [ 編輯]

  2. 香港退休保障制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香港退休保障制度 ,係參照2005年 世界銀行 提出的長者入息保障體系,即五條支柱結構, [1] 描述香港現有及研擬中的退休保障制度。 現時香港面對高齡海嘯越趨嚴重,6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由2016年佔全港人口的16%增加至2066年的34%。 [2] 而最新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亦顯示香港的長者貧窮問題十分嚴峻,2016年的長者貧窮率達44.8%。 即使在計算恆常現金的政策介入後,長者貧窮率仍達31.6%,顯示政府的「又審又查式」扶貧措施只會愈扶愈貧。 [3] 惟現在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並未包括「防貧」功效的全民退休保障,只依靠世界銀行退休保障制度中其餘四根支柱。 歷史. 本港養老金制度發展大事記錄. [40]

    • 背景
    • 各方案比較
    • 發展
    • 長者生活津貼
    • 外部連結

    根據香港立法會秘書處編製的《香港退休計劃的歷史發展》文件資料顯示;早於1966年,當時港英政府已就在香港設立中央公積金的可行性展開研究。更分別於1987年5月13日、1991年7月10日的立法局會議上討論,但意見存在分歧。期間政府進行過公眾諮詢,仍不獲社會普遍支持,1993年,時任港督彭定康在施政報告中,建議設立「老年退休金計劃」;65歲以上人士每月可領2300元,建議在社會上引起爭議,更引起當年中方代表陳佐洱批評計劃會導香港「車毀人亡」,最後計劃遭當時的立法局否決。 1994年7月,香港政府發表題為《生活有保障 、晚年可安享 — 香港的老年退休金計劃》的諮詢文件,引起社會各界激烈討論;1995年1月,政府宣布,老年退休金計劃的意見過於分歧,支持與反對意見各佔一半,當局只好放棄推行。 199...

    民間社會一直就全民退休保障提出不同方案,其中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早於2004年開始,便提出三方供款及增收利得稅的全民養老金方案。及後,工聯會及公共專業聯盟亦分別提出免審查及劃一金額的全民退保方案。2013年周永新教授港大團隊提出全民老年金方案,2016年則再提出免供款的改良方案。2016年180多名學者依據全民養老金方案及最新數據作基礎,制訂學者方案,此方案由於能過渡到2064年,持續性較強,受較多民間團體及政黨支持。 註:下表所使用的數據是由建議提出當年開始計算,但並不代表現時開始推行亦能維持至相同年份或更長年份。 2016年12月,退休法官胡國興在宣佈2017年特首選舉參選政綱時,在沒有提出具體供款方法下,建議在無資產審查下,退休人士(考慮定於65至70歲之間)每月可獲2,500元退休...

    根據香港政府的數據,2011年香港的財政儲備超過8000億港元,政府庫房充裕,但社會仍有三成長者過着貧困生活,貧富懸殊問題激起社會對香港退休保障長遠發展的討論,民間團體爭取多年的「全民退休保障」方案亦成為焦點之一,儘管得到一部分市民支持,但仍有社會人士對有關計劃會否導致大幅加稅等因素有所疑慮。各黨派議員對退休保障細節仍存有不同的理念及見解;其他社會人士眾說紛紜,指有關制度亦涉及龐大開支,需要討論。 2011年9月21日,特首候選人梁振英於社會服務聯會主辦的社會發展論壇2011-2012中提及,「全民退休保障,係好值得做既事,全部都好值得做」、「全民退保,唔使轟轟烈烈既,認認真真就得啦」 2012年10月25日,工黨張超雄議員於立法會提出的全民退休保障議案遭到否決,代表政府的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

    多年來,一些團體及政黨人士爭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直到2012年,政府項銳在現行高齡津貼,又稱「生果金」計劃的基礎上,增設「長者生活津貼」,又稱「特惠生果金」作為對應政策。但政府和社會就特惠生果金應否要設立資產審查,各有不同意見。2012年10月,政府正式公布「長者生活津貼」建議細節,符合入息及資產限制人士,每月可獲2,200元津貼,有40萬長者受惠;計劃涉每年約62億元開支,若不設資產審查,每年開支最高可達136億元。2012年12月7日,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有關長者生活津貼的撥款申請,2012年12月生效,年滿65歲的合資格長者將可領取每月2,285元的津貼,金額是現時1,180元的生果金兩倍。第一批29萬名以往曾申報其經濟狀況的合資格長者,最快可於2013年4月一次過獲發五個月的津貼...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综援长者广东及福建省养老计划是向符合申请资格并选择到广东或 福建省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继续提供现金援助。 符合资格而选择到广东或福建省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可继续领取每月的标准金额及每年一次的长期个案补助金﹕. 援助金额. 符合资格的申请人可获每月发放一次的综援标准金额及每年发放一次的长期个案补助金。 但不会获发特别津贴或其他援助金。 公共福利金计划 [ 编辑] 主条目: 公共福利金计划. 公共福利金计划包括高龄津贴、普通伤残津贴、高额伤残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及广东计划。 高龄津贴 (生果金) [ 编辑]

  4. 序言. 計劃內容. 开关計劃內容子章节. 投保資格. 保費限額. 年金發放. 身故保障. 退保安排. 社會意見. 外部链接. 參考資料. 香港年金計劃 (英語: HKMC Annuity Plan )是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於2017年4月10日公佈的公共 年金 計劃。 公共年金計劃以60歲或以上人士為對象 [1] ,投保人在存入一筆過保費後可即時開始提取年金直至終老。 香港年金計劃的個人保費總金額為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 [2] 。 於2018年7月5日正式推出,並正式命名為「香港年金計劃」。 [3] 計劃內容[编辑] 投保資格[编辑] 60 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費限額[编辑]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發放[编辑]

  5. 1种语言. 简体. 工具. 全民退休保障计划 ,是 香港 规划中的一种 社会保险 制度,简称 全民退保 。 当市民到达 退休 年龄后,无需通过任何经济审查从政府取得固定金额以应付生活开支。 全民退休保障的原则是以 税收 和工作人口的供款,为长者退休后提供稳定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应对 人口老化 及长者贫穷的政策。 香港老人贫穷及人口老化现状:根据统计处的数据,2012年香港65岁以上老年人口多达92万,并预计老年人口将会持续上升,2039年将会多达249万,占整体人口28%,老年抚养比例高达454(每1,000名15至64岁人口需要供养老年人的数目),平均每两个工作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人,香港明显面对严重人口老化问题。 随人口老化而来的,正是老人贫穷问题,因此香港社会必须为这严重社会问题作长远。

  6. 長者生活津貼 簡稱 長生津 或 長津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作為《 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過渡期設立的一項 福利金 ,支援 生活 上有 經濟 需要的 長者 。 此項津貼計劃於 2013年4月 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則追溯至 2012年12月 。 政府預料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 港元 公帑 開支。 另外,在2020年1月1日起推出廣東及福建計劃,方便分別長期居住在 廣東省 及 福建省 的合資格香港長者,亦可受惠於相等於香港的福利。 申請條件 [ 編輯] 現時的 高齡津貼 (俗稱「生果金」)為每月HK$1,515,65歲至69歲長者需要經過入息及 資產 審查,符合資格才會獲得,而所有70歲或以上的長者均毋須經過任何審查便可以申請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