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明報專訊】那又是一份被背叛的遺囑:《八月見》本是賈西亞.馬奎斯生前不打算出版的遺稿,他的後人卻終於把它出版了。不過,事情並沒有卡夫卡不讓自己的全部作品傳世那般決絕,事實上,馬奎斯生前一直不停修改這部小說,直至失智症完全奪去了他的寫作能力為止。據他的兩名兒子說 ...

    • 圖書館面對的時代變遷
    • 審查風氣 屢見不鮮
    • 對香港有好處嗎

    公共圖書館近年在硬件上做了不少改善,新圖書館的建築、陳設、氣氛均比以往有所改進,告別死板、硬繃繃、沉悶的舊式設計,為圖書館增添了更多溫度,值得一讚。圖書館面對時代的變遷,要跟眾多平台爭奪讀者,讓市民可以在更舒適的環境讀書借書,當然十分重要;但說到底,圖書館館藏始終是最核心的要素,如果館藏不夠開放多元,也總會令讀者卻步。 關於公共圖書館內館藏下架一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回應就是慣常的「不時檢視及註銷不符合館藏發展的書籍」云云;特首李家超前天則說:「公共圖書館須確保館藏沒有不當內容,審視原則包括館藏有否違反香港法例、有否傳播不符合香港利益的信息。」 公共圖書館館藏下架新聞出現之後,昨天亦有媒體報道學校圖書館館藏不停刪減。該報道指,有學校圖書館主任收到教育局官員提醒,魯迅「鼓勵學生上街,不應在學校...

    然而,我們香港的學校圖書館竟然要莫名其妙地將這類書籍下架,教育局是否應該向市民交代一下,究竟要求學校下架這些書籍的原因是什麼?如果沒有要求,只是學校自行決定,那就更值得整個社會反思——為何這些世界名著、出色作家的作品,突然就不能被學生閱讀了? 某程度上,我能想像康文署公務員的心態,被審計、被批評,就採取自保策略,寧緊勿鬆,反正多做了又沒有後果,甚至會得到認可。但是,這種風氣給社會的信息實在非常不利,而且類似的情况已在社會上屢見不鮮——圖書館把書本下架、戲院把電影落畫、博物館把展品下架等等,只要有機會被人批評(即使批評可能是無中生有或穿鑿附會),都先自我審查以免招致麻煩。 這些情况亦會有連鎖反應:康文署把某些書籍下架,其他圖書館、書店或會擔心自身風險而效法。今天這些作家「過敏」要下架,有官員說...

    從歷史經驗可以知道,這些氛圍不會在某一刻自行停止。那種指控這、指控那的風氣,不管有理無理,如果每次都得到政府的正面回應,就更加不會停止。一個國際大都會、一個一直以來資訊自由流通的城市,連那點與政治無關的開放多元文化都要自我審查掉,這樣本身不正正就是向外傳播對香港不利的信息嗎?對政府常說香港要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好處嗎? 目睹和經歷這些現象,不少市民都覺得感慨無力;而一些願意繼續為香港未來、為香港市民努力的人則動輒得咎,也覺得心很累了。這些風氣,對香港真的全無好處,何時才會抑止?

  2. 本網站為明報新聞網。自1995年推出的明報新聞網,一直為全球華人提供最具公信力的新聞資訊。明報網站是一個大型綜合入門網站,現設有多個獨立主題網站,涵蓋新聞、時事、財經、健康、教育、科技、旅遊、娛樂、生活等題材,為讀者提供高質素的內容及網上增值服務,明報網站會員更可在 ...

  3. 2021年6月21日 ·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是一本難念的書:以彼書論此書(文:鄧永成). 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3月「兩會」時提到香港住屋問題要開始解決之時。. 香港社會隨即又一次展開從供求的經濟問題,來爭議土地房屋供應不足的偽命題,繼續無視香港深層次問題的 ...

  4. 2021年2月5日 · 【明報專訊】貓咪繁殖率高,一年可以生3次,每胎最多6隻貓B,如果唔及時幫佢哋絕育,可能會令棄養情况惡化,導致流浪貓數量愈來愈多。城市大學臨牀動物醫學系主任、動物醫學及傳染病講座教授兼伴侶動物健康研究中心主任Julia Beatty嘅大數據研究發現,雖然澳洲超過八成嘅貓已絕育,但 ...

  5. 2021年1月7日 · 約1/3學生志投身藝術文化事業 香港社會對成功的定義過於狹窄,同學用「成功公式」形容單一的社會評價標準和價值取向。 本研究發現,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想要成為醫生或律師等專業人士,但同時,也另外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示想投身藝術文化相關的行業。

  6. 2024年5月16日 · 消委會檢視市面上較多本港消費者使用的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其中一款攔截程式「CallApp」會在存取用戶通訊錄後,自動將用戶所有聯絡人資料上載和整合到程式的資料庫內,供其他用戶「反向搜索」,只需輸入電話號碼即可追溯到號碼持有人的資料,甚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