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9日 · 妊娠高血壓常見症狀包括水腫、噁心、嘔吐、頭痛、視力模糊、頸部僵硬、小便減少、體重暴增(每週增加4-5公斤)、上腹部疼痛、肝功能異常、血小板下降、腎功能指數異常、肺水腫等。 國泰綜合醫院分享病例,一名無高血壓病史的39歲孕婦小芮懷孕6個月,第6次產檢時,醫生發現她四肢水腫,體重異常增加,血壓高於160mmHg。 小芮的先生也告訴醫師,太太懷孕後經常頭痛、耳鳴,經醫師檢查確定為妊娠高血壓。...

  2. 2022年2月14日 ·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婦產科醫師林新旺表示,妊娠高血壓是臨床上不可不慎母嬰殺手」,主因是由於全身血管攣縮所造成。 血管攣縮的結果會導致血液量減少,影響胎盤功能,進而對胎兒生長造成負面效應。 妊娠高血壓除了容易造成胎盤早期剝離及胎兒窘迫之外,也因為胎盤功能較差,容易使胎兒體重過輕、羊水過少等等,這些都是孕婦產檢時必須得注意的要項。...

  3. 2021年9月22日 · 婦產科門診常聽到孕媽咪提出各種疑問,如:「懷孕前我有吃高血壓藥,現懷孕還可以繼續吃? 」「我有貧血問題,懷孕後更容易頭暈,若突然昏倒 ...

  4. 2017年3月7日 · 中醫師鄒瑋倫表示,血管老化本來就易產生高血壓症狀懷孕後會增加風險更要小心。 雖然是連醫師都聞風喪膽的病症,但還是有方法可以預防。 中醫師鄒瑋倫建議除了日間充分運動之外,要積極的去減少鈉離子攝取,像是蛋白質肉類中的鈉離子比較少就可以多吃,另外煮青菜類的話,燙過水煮青菜的汁水不要去喝,保持穩定睡眠與情緒,就能預防高血壓,解除妊娠高血壓的危機與風險,當個健康準媽咪! #一天一養生....

  5. 2018年3月30日 · 陳敬軒指出,妊娠高血壓的成因現今認為是與早期胎盤功能發育不良有關。 當胎盤生長因子濃度較低,無法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血液,導致胎兒生長遲滯、母體代償性地增加血壓以應付血液供應。 輕微的妊娠高血壓可以靠飲食與藥物控制,嚴重的妊娠高血壓則需要立即生產避免併發症的產生。 如果發生的時間小於37週時,早產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6. 2017年12月6日 · 一名29歲女性在懷孕30週時,因妊娠高血壓引發胎盤供血不足,導致胎死腹中而引產。

  7. 2023年5月13日 · 從2016年至2020年,孕產婦的前三大死因分別為產科栓塞、產後出血和伴有明顯蛋白尿的妊娠高血壓。 除了上述死因外,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 (CDC)2019年研究報告指出,大約23%的孕婦死亡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為讓產婦在產程及產後減少心臟疾病風險,李源德設立台灣首創的妊娠婦女心臟照護門診,針對懷孕26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