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5日 ·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及其研究團隊日前提出於太古城推行改良的社區企業市鎮模式」,鼓勵企業於該區提供員工房屋又建議將東區走廊經往太古海濱一段的馬路上蓋建休憩平台惟方案遭當區議員大力反對新民黨今日5日亦發聲明反對提案認為該建議形同插針建屋」,破壞太古城現有社區完整性及環境進一步破壞東區的海濱規劃姚松炎右一指出社區企業市鎮模式的建議可讓市民有屋住有嘢做」。 (文化葫蘆圖片) 新民黨表示,反對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日前提出在海堤街旁鰂魚涌公園興建企業員工房屋的方案,認為該地段屬鰂魚涌公園範圍內,並且鄰近太古城海景花園,並非姚松炎所指「較偏遠的部分位置」;而該地點毗鄰足球場、籃球場及緩跑徑等社區設施,是太古城居民的重要活動空間。

  2. 2018年4月12日 ·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指出三地協議訂明若三地政府出現分歧或爭議須透過協商處理不得啟動訴訟程序他表示按照一般程序一般會加入調解及訟裁制度並由獨立第三方處理爭議他又指香港政府有份出資惟連設計及標準亦不知政府亦不能明確交代質疑相關做法不恰當。 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表示,大橋造價達381億人民幣,當中157.3億由三地共同注資,香港及內地出資比例分別為43%及44%,理應「平起平坐」,惟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主要成員均為內地官員,質疑香港政府無就三地協議及管理局架構中,爭取香港合理的話語權。 他指,已要求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就事件召開特別會議,而路政署應與委員到現場視察,大橋管理局亦要交出證據。

  3. 2018年11月8日 ·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表示不認同聯署指填海造島成本比起收回新界棕地式農地更低他指以橫州發展項目為例當時政府並非以甲級農地的價錢去收回土地故甲級以下每呎地只需400幾元若以每呎1300元至1500元為填海做地價錢兩者成本差距甚大。 其次,他認為按過往經驗顯示,收回的農地混雜不少官地,試過有三分一屬官地,即無須出錢賠償等,故整體而言,收回農地的發展成本明顯較低。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表示,不認同聯署指填海造島成本比起收回新界棕地式農地更低。 (資料圖片)

  4.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都市經濟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科斯產權研究中心) 鄒廣榮教授黃紹基博士姚松炎博士. 本港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 市民收入增幅卻遠遠追不上,怨氣不斷加深。 本文試圖從經濟學角度剖析香港房屋問題的成因, 指出在可發展土地不變的情況下, 任何試圖解決目前房屋問題的政策只能紓緩一時之痛, 長遠來說並非治本之方。 1. 置業難社會怨氣日增. 房屋乃香港社會問題重中之重,而香港房屋問題的核心實為: 市民收入增長追不上樓價及租金升幅; 樓市受制於聯繫匯率制度與可發展的土地不足。 2006至2011年間,樓價上升100%,租金上升50%,而家庭收入卻上升不足25%。 這現象有兩個解讀。 從投資角度看是好事,業主可賺取物業升值,或享受租金回報,收入可能比正職還要好。

  5. 房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松炎表示自早前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發表將會退市的言論後本港樓市異常敏感正是樓市走勢的一個啟示。 他相信,美國很大機會在下半年停止買債,若美國聯儲局加息半厘,本港樓價將有20%上下波幅。 他認為,樓價走勢除受置業負擔能力影響外,租金回報表現亦是另一關鍵因素。

  6. 2018年6月12日 · 香港藝文空間何去何從讓房產發展研究中心創辦人姚松炎教授與我們進行一場土地對談。 問:《文化論政》的前幾期提出了很多對於土地非主流的價值和觀點,對於現在身處當時當刻的香港,你覺得如何可以有轉機? 其實政府就土地供應選項及發展一直斷錯症」,實際上我們不應簡單片面地討論土地供應選項討論中應該至少包括三個層次。 第一,香港的發展方向應向哪裏走? 這是一直從沒探討過。 大部份城市在考慮土地供應之前,都必定會進行關於城市未來發展的研究及諮詢。 先有視野(vision),構想三十年後、五十年後的城市模樣,才會知道甚麼用途的土地應在甚麼地方出現。 香港政府沒有很前瞻地去看城市發展路向,便貿貿然說要增加土地,這很可能會出現拿錯、拿多、拿少土地。

  7. 2013年8月3日 · 政府計劃發展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社會反對聲音浪接浪房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姚松炎認為政府可改變現時的土地發展方法轉為採用由地區自行向政府倡議發展模式而在規劃時亦需存有共贏思維減少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