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23日 · 1、無症狀人群的監測,乳腺癌的監測:對 30 歲以上婦女應推行乳房自我檢查,40 歲以上婦女應每年做 1 次臨床檢查,50 歲以上婦女每年應進行臨床及必要時的 X 線攝影篩查,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30 歲以上初孕歲以前月經初潮,50 歲以後絕經 ...

  2. “乳房緻密度”是近來國際間對於乳癌篩檢的熱門話題,評估乳房組織的緻密度有助於建立個人化的乳房健康管理機制及建議其衍生的乳癌篩檢要領。 乳房密度指的是纖維腺體組織在乳房內佔的相對值,可被基因、荷爾蒙、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根據研究,

  3. 透過觸診或超聲波檢查子宮、卵巢及其他盆腔器官的健康狀況,從而評估各種婦女病的出現機率,如子宮肌瘤、子宮纖維瘤、卵巢囊腫等。 性病篩查. 透過採集陰道分泌物或以血液化驗,以篩查淋病、愛滋病、梅毒等性病。 生育檢查. 助有懷孕計畫的女性了解自己的生育能力,是否患有會傳染給下一代的隱性遺傳病,如地中海貧血,讓夫婦做好準備。 婦科檢查程序. 病歷查詢. 醫生會詢問你過往的病歷、家族病史、月經週期等,以初步了解你的身體狀況。 身體檢查. 基本的身體檢查項目,如量度身高、體重、血壓等。 乳房觸診. 醫生會透過觸診檢查乳房及腋下有否出現硬塊或淋巴腫脹問題。 腹部檢查. 醫生會透過觸診檢查腹部是否有硬塊或腹水等。 其他檢查. 視乎所選的套餐所包含的檢查項目,如子宮頸抹片檢查、盆腔超聲波檢查等。

  4. 成大醫院產部主治醫師許耿福強調,症狀及診斷:大部分的子宮內膜癌發生在停經後之女性,其年齡多分布在45-59歲之間。 但仍有少部分<15%左右的病例出現在40歲之前。 70~80%的子宮內膜癌病患被診斷出來時,仍僅侷限於子宮內,這與早期症狀為異常陰道出血,病患會提早就醫有關,也因此與卵巢癌相較起來,有較好的治癒率。 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未有生育之婦女、初經年齡早而停經年齡延後者,使用更年期荷爾蒙治療未合併黃體素之婦女、遺傳及種族因素、乳癌病患使用抗癌藥物治療Tamoxifen者。 因為大部分子宮內膜病患均有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病人因而多會來婦產科求診。 此時陰道式超音波檢查以測量子宮內膜厚度是一個很重要的檢查,可決定病人是否要接受子宮內膜切片。

  5.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陳秀鱗報道﹕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六成受訪婦女希望選委會能夠增設婦女界別,及將政府諮詢機構及法定組織委任婦女比例增至百分之三十。

  6. 在台灣地區,瑞亞乳房健康中心提供新型、完整的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服務以及乳房篩檢自費諮詢門診。 瑞亞乳房健康中心除了有快速與完整的乳房健康篩檢,更配合醫院專業醫療團隊:影像專業人員、外科醫師、病理學家、腫瘤內科醫師、腫瘤放射科醫師等 ...

  7. 前言. 分娩時,胎兒頭部經過產道至陰道口時,會將會陰部稱開如薄紙一般,如果沒有保護措施,很容易發生裂傷的情形。. 會陰切開術就是為了防止會陰裂傷而事先用外科剪刀切開會陰部的方法。. 無保護措施的自然生產容易會陰裂傷. 會陰部指的是從陰道至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