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3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抗疫兩年|料Omicron未來如流感 孔繁毅已經見到隧道尾有曙光. 撰文:曾凱欣. 出版: 2022-01-23 08:00 更新:2022-05-27 13:44. 252. 新冠疫情期間各醫療範疇的專家成為新聞之中熟悉的面孔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並非第一次面對世紀疫症。 回想起沙士爆發期間,整個社會氣氛緊張,醫院仿如死城,但偏偏作為醫生,他需要每日在病房接觸病人。 沙士經驗令他醉心臨床研究,在新冠疫情初期已得知干擾素及蛋白酶抑制劑等藥物對新冠病情有很大幫助,及早用藥亦令病人康復進度更快、更佳。 雖然現時Omicron成為主流病毒,巴裔婦人觸發的社區傳播鏈迅速擴散。

  2. 2022年5月17日 · 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女死者經解剖後找到細小病毒基因及抗體加上長者接種復必泰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的個案極少因此相信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惟亦無法完全排除疫苗的關係他重申長者接種疫苗的好處遠超疫苗本身的副作用呼籲長者盡快接種疫苗孔繁毅表示女死者經解剖後找到小病毒基因及抗體加上長者接種復必泰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的個案極少因此相信與疫苗沒有直接關係。 (資料圖片 / 歐嘉樂攝) 孔繁毅表示,委員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審視本港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異常事件的相關個案。

  3. 2022年10月17日 ·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 由疫情開始港大已開始研究噴鼻性疫苗惟因本港沒有生產疫苗的廠房需依靠內地生產疫苗拖慢了研發過程至今港版疫苗仍未可面世至近日內地方面才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表示由很基本的科研轉換成在臨床的疫苗完成到研究已是很值得鼓舞。 (夏家朗攝) 對於港版疫苗到疫情尾聲仍未上市被問到會否覺得遺憾孔繁毅表示由很基本的科研轉換成在臨床的疫苗完成到研究已是很值得鼓舞,「其實都無咩遺憾」,但當然希望未來香港可以有港產的疫苗廠房支持本地的藥物或疫苗的研發。 他直言,此次疫情比預期曠日持久,「我哋估計可能兩年,有疫苗出現接種完就完,點知病毒係比我哋更加聰明」,故大家日後應更小心嚴謹去看待野生動物,以免病毒再由動物跳往人類。

  4. 2022年2月26日 · 對於近日接連有年幼孩童染疫後猝逝孔繁毅指兒童的免疫系統過去兩年發展較慢當遇到變種病毒Omicron後身體便會出現很大反應病毒量亦會較高令腦部有炎症特別是亞洲人較多出現免疫缺陷他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打針至於未能打針的0至2歲幼童則所有家人及接觸者都應打齊3針以家庭免疫屏障保護幼童。 何學工則認為,過去兩年疫情,兒童較少與病毒接觸,包括流感等,形容兒童被過份保護,令第五波疫情下多名幼童病危。 2月17日 圓洲角體育館的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情況 . + 2. 建議兒童接種疫苗時「打大腿」

  5. 2022年2月5日 · 有家長擔心疫苗會增定兒童患心肌炎的風險孔繁毅就表示由於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的劑量為成人的三分之一以及第一針及第二針的分隔時間較遠加上兒童可於大髀注射疫苗心肌炎的機會大大減低孔繁毅疫苗通行證擴展至安老院舍好重要. 對於政府將擴大疫苗通行證的範圍至安老院舍孔繁毅形容做法好重要尤其今次疫情爆發有五名年長患者情況較嚴重五人均未有接種疫苗。 故他呼籲安老院舍長者,要盡快打針。 2月4日 特首林鄭月娥舉行者會 . + 4. 若市民三日內完成快測 相信可有效追蹤確診個案. 孔繁毅在節目後回應傳媒提問,他表示,市民需要接種第二劑、甚至第三劑疫苗,方有助控制到今波疫情。

  6. 2021年10月24日 · 孔繁毅稱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容易再傳染家人特別是長者安排他們接種疫苗都非常重要提到全球已有研究反映5至11歲兒童注射兩劑三份之一劑量的復必泰疫苗後對變種病毒保護力高而且沒有心肌炎情況相信最快一兩個月後可以將接種年齡降至5歲委員會亦會審視3至17歲人士注射科興疫苗的數據暫時仍然等候科興提交資料。 至於是否應該強制兒童打針,他相信當局不會強逼打針,香港一向採取鼓勵方式接種,不接種而且無健康理由者,可能要頻密地檢測。 踏入流感季節,專家早前建議市民接種流感疫苗跟新冠疫苗要相隔14日,不過孔繁毅引述最新研究稱,成年人同時接種兩款疫苗但分開手臂打針,不影響身體製造抗體,因為兩邊手分別注射疫苗後會分開工作,將疫苗抗原帶到體內淋巴核,不會互相佔有用作推高抗體水平的T細胞。

  7. 2021年4月8日 ·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從大學醫院跳入添馬艦協助推動疫苗接種他感到市民對疫苗的憂慮比起接種計劃開始前多但自言不感氣餒相信時間可證明疫苗安全認為現時接種速度不錯復必泰疫苗恢復打針後接種率都會上升期望7月會有一半成年人至少300萬人打針。 4.6復必泰疫苗恢復接種第二日 荔枝角公園體育館 . + 3. 延伸閱讀: 專訪|港大「溝針」研究今起招募100人 孔繁毅料抗體高復必泰20% 孔繁毅身兼政府疫苗顧問、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負責審批疫苗、判斷死亡及嚴重個案跟疫苗的關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