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5月9日 · ITRA 繼2018年為 ITRA 積分 (即是 UTMB 分數或稱 Endurance) 稍作調整後,於5月6日公佈了兩項變動,更新了最新的跑手能力積分 (Performance Index) 計算方法和能力等級表 (Table of Rankings)...

    • 最大心率公式的起源
    • 公式的潛在問題
    • 近代研究
    • 另一迷思: 最大心率會隨體能水平上升嗎?
    • 錯誤運用公式的後果
    • 如何利用 Max HR 數據提升練習效率?
    • 其他注意事
    • 一點建議

    據文獻記載,「220-年齡」這公式最先由兩位美國學者 Dr. Samuel Fox 和 Dr. William Haskell 在1970年提出。當時他們綜合10份醫療研究的受試者平均數據,發現個人最大心率約莫為220減去自己的年紀,即20歲的年青人是200, 50歲的中年人就是170。這公式在坊間已沿用數十年,簡單易記,在公共衛生推廣角度,對普羅大眾尤其適合。

    然而,上述兩位學者當年提出公式時所引用的醫療研究並沒有包括65歲以上人士 (大部份受試者只是55歲以下的心血管病男性病人),未必適用於其他群體。而且,這公式亦只是按眾多受試者的「平均值」來建立,無法反映真實個人先天體質差異,故不少使用這算式的朋友或曾出現以下疑惑: 1. 情況 1:明明感覺很輕鬆,但心率%已經非常高 (代表我的心臟有問題嗎?) 2. 情況 2:即使運動到筋疲力竭都未能達到預算數值 (是我“谷”得還不夠盡嗎?) 值得一提,情況1 多見於中老年人士,情況2 則常見於年青運動員。

    在2001年,美國學者 Dr. Tanaka 和其研究團隊就曾撰寫一篇著名文章,綜合過去351個研究,統計分析18,712個人的年齡和真實 Max HR 關係。結果發現, 真實的 Max HR 跟公式估算的落差可非常大,相距往往達10-20下不等,而且年紀越大誤差也越顯著。另一支挪威研究團隊亦於2013年發表一篇大型報告,分析3320位成年男女的 Max HR 真實和估算值,結果同樣發現類似標準誤差 (SEE) 幅度。 若換以具體數字表達,假使兩個人年齡都是50歲 (即估算約為170下),其中一人的真實 Max HR 可以是150,另一人則是190,相差達40下。

    以上疑問在大眾間也很常見,其實國外文獻早已清楚指出 Max HR 主要受先天基因影響,會隨年齡下跌,但跟體能水平和健康指標並沒顯著關係。換句話說,再多的訓練也不能增加你的真實心率極限 (最多只能說訓練使你更忍得苦,令你更易逼近極限,但你的真實極限並沒有比訓練前提高)。事實上,筆者過往在實驗室工作曾親身測試過 Max HR 只有約170的頂尖年青馬拉松運動員,也見過為數不少 Max HR 接近200 的四十、五十歲的健康中年運動新手。更有趣的是,不少初學者經過訓練後,最大心率反有機會出現短暫輕微下跌,此乃正常現象。(這涉及心縮輸出量 Stroke Volume 增加所帶來的後續反應,日後另作詳述。)

    雖然十多年前的研究早已清楚指出問題所在,但目前坊間仍有不少運動愛好者、甚至資深運動教練對 「220-年紀」這傳統公式深信不疑,或許都是因為各大媒體、以至官方機構廣泛推崇其便利性所致。但必須強調,若忽視個人差異性而錯誤評估強度,可衍生以下問題: 1. 長期練習強度過低達不到預期效果; 2. 相反,強度過高亦容易造成過勞和受傷; 3. 不恰當的朋輩間比較 (e.g. 某隊員的 Max HR 比其他隊員低,教練便經常斥責他未盡全力,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當我們有了較準確的 Max HR 數字後,便可以利用以下其中一條公式,根據個人目標 (e.g. 運動表現/一般健康/減肥消脂) 去設定訓練強度%,建立目標心跳區 (Target Training Zone)。

    不得不提,作最大心率測量和訓練的「工具」也需要準確。最標準的方法是透過心電圖 (ECG) 測量,其次為胸式心率帶; 近年坊間逐漸興起手腕式 LED 光學心率錶,但準確性目前還受到一定爭議 (可參考:《【運動手錶】光學心率有幾準?》)。此外,任何人每天的體能狀態都有起伏,個人心率亦可隨藥物、咖啡因、酒精、煙草、睡眠和壓力等眾多因素影響,故此我們在處理數據時,也要考慮自身真實感覺,兩者兼顧才是正確之道。如在訓練期間遇到任何身體不適,亦建議盡早找心臟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

    總括而言,過往的科研數據和經驗告訴我們「220-年紀」這公式雖簡單方便,但卻存有一定個人差異性,我們在專業訓練層面必須明白其不足之處,並向運動員清楚解釋相關概念和了解他們的主觀感受。如體能和條件許可,亦建議用其他替代法作更準確的個人 Max HR 估算,切忌一成不變使用公式,盲目跟從他人標準。正確應用運動強度數據,才能使訓練效果達至最佳。

  3. 2017年10月26日 · 練習建議: 首兩星期可先作緩步跑 (20-40分鐘)練習,建立基本耐力。. 隨後數周,加入 間歇跑訓練 (Interval Running) ,例如 200米跑 (以800米的”中快速”步速) + 100米慢行,循環6-8次。. 常犯錯誤: 前段太快 (失速) ,後勁不繼,嚴重影響成績。. 平日練習間歇跑 ...

    •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1
    •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2
    •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3
    •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4
    •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5
  4. 2020年3月19日 · 香港越野賽盛行,絕大多數比賽也有登陸在 ITRA (International Trail Running Association),每個比賽除了跟以 EP 值的 UTMB 分數外,還有 General Performance Index 去評估跑手成績。. General Performance Index 以1000分為上限,並在2019年5月稍微更改。. 現在每個跑手簡介也同時列出新 ...

  5. 2020年9月1日 · 經驗跑手: 觀察著每公里配速,計算著能否挑戰紀錄。欣賞著跑手的跑姿,每一下步幅,甚至肌肉型的身材,一邊羨慕著,一邊幻想到自己在跑步。 下班後的放鬆方式 跑步初哥: 今天上班太累了,渾身無力,只想躺在床上看 Netflix ,什麼都都不想做。

  6. 2022年4月28日 · 運動場使用率計算方法有改善之處: 根據康文署管制人員報告,2016至2020年,每年運動場平均使用率均為99% (超逾目標的95%)。 不過審計署發現,當運動場並非以「專用方式」租用時,跑道將開放予公眾作緩步跑之用,緩步跑人士使用率佔了總使用率逾80%。

  7. 2018年1月4日 · 例子. 第一周:20公里. 第二周:22公里. 第三周:24公里. 第四周:26公里. *本周訓練里數不可以超過上周的10% 質疑. 近年來不少長跑教練,甚至運動科學研究學者,都對這個「法則」抱有懷疑態度。 2007年 荷蘭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 (UMCG)進行研究 ,指無論是否按照「10PR」的規則,進行8星期的操練,受傷的機會都是維持在20%左右 (每五名運動員,就有一名受傷)。 所以近年有人提倡用「3 Week UP, 1 Week DOWN」的方式,去增加訓練量。 負責研究的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 3 Week UP, 1 Week DOWN.

  1. 存款利率計算方法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