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民思潮 (英語: Scholarism ),前稱 學民思潮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 [1] ,是一個已解散的香港 學生 政治 社會運動 組織 ,於2011年5月29日成立,主張透過 社會運動 改變 政治體制 。 此組織召集人為 黃之鋒 ,發言人為 黃子悅 。 由於大部份成員早已非中學生分別成立不同組織及參政學民思潮決定於2016年3月20日停止運作。 2016年4月10日建立追求 民主 自決之 政黨 香港眾志 。 成立 [ 編輯] 創立經由 [ 編輯] 學民思潮呼籲市民參與2012年七一大遊行以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於2011年中旬提出於中、小學設立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並向公衆發佈此科的諮詢文件。

  2. 2021年5月31日 · “學生運動,無畏無懼” . 一群眾學生帶著理念組成了學民思潮學民思潮的浪潮曾經席捲香港由中學生牽頭發起的反國教運動在社會也育成了不少名字讓人朗朗上口的學運領袖有人說學民思潮是一個時代的傳奇。 訪問當天,黃之鋒因為六四非法集結案的判囚十個月。 坐在沙發上,輕描淡寫但若有所思地了一句: 「 開電視見到六四案,我同我老闆講,黃之鋒又坐了…咁又係,佢唔坐先奇怪。 他早已淡出政治和社運的圈子,現為一名記者,只能用旁觀者的角度評論曾經出生入戰友的新聞。 談起黃之鋒,他又補上了一句:「我和黃之鋒當年係30秒內覆機。 這個「當年」轉眼間已經是七年前。 分題. 佔領行動 物資站等湯水送來. 義工會章內部升遷 學生們的自我制衡. 學民思潮在種種因素下的「自然」死亡. 這個年代或不需要學生組織.

  3. 學民思潮 (英語: Scholarism ),前稱 學民思潮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聯盟 [1] ,是一個已解散的香港 學生 政治 社會運動 組織 ,於2011年5月29日成立,主張透過 社會運動 改變 政治體制 。 此組織召集人為 黃之鋒 ,發言人為 黃子悅 。 由於大部份成員早已非中学生,分別成立不同組織及參政,學民思潮決定於2016年3月20日停止運作。 2016年4月10日建立追求 民主 自決之 政黨 香港眾志 。 成立. 創立經由. 學民思潮呼籲市民參與2012年七一大遊行以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於2011年中旬提出於中、小學設立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並向公衆發佈此科的諮詢文件。 當時有意見認為國民教育是 中國政府企圖管制學生思想 、浪費上課時間及浪費 公帑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學民思潮 Scholarism. 298,119 個讚好 · 13 人正在談論這個. 《歡迎學生加入:http://bit.ly/1e4sqOt》 《歡迎市民加入:http://bit.ly/1agNCzI》 《捐款支持我們:http://bit.ly/1ArqoTh》.

  6. 2012年7月18日 · 學生組織參與社會事務並不罕見但學民思潮動員能力很強七一當天就動員了近二千人遊行至中聯辦究竟學民思潮用甚麼方法組織參與者能動員到這麼多人呢黃之峰表示:「學民思潮以Facebook為根基。 一個圖若有幾百人share,一share便會多幾千甚至上萬人看過。 在互聯網未普及的年代,年輕人公開發表意見的門檻十分高,而且能發揮的影響力很有限。 但隨著近年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例如Facebook和Twitter)興起,任何人發表的文章、圖片、短片,也可能一夜間全城瘋傳。 而且,有相近理念的人要互通消息和發起行動,也變得更容易。 學民思潮正是抓緊了互聯網的特點,透過面書把團體的消息發放給一眾網民。 互聯網讓不少學生在參與社會事務之餘,也能感受到行動的效果,並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帶來正面影響。

  7. 2016年3月20日 · 學民思潮黃之鋒將在四月另組新政黨現時已知最少逾10位學民思潮核心成員有意加入。 (陳焯煇攝) 以上兩個例子的共通點是只有部份會員有雙重身份並非所有黨員都擁有兩個角色若學民思潮的新學生組織及新政黨要發揮協同效應界線必須清晰今日記者會上不少學民成員在分享時都感觸地提到今次是最後一次以學民思潮身分作自我介紹。 約120名現有學民成員急需作出抉擇,要投向哪一個組織,不少人仍然心大心細。 《香港01》在記招後問到前發言人劉貳龍,會否跟隨女友黃子悅加入新的學生組織,他笑稱:『無話跟唔跟佢,我兩邊都在考慮。 【學民停運作】高度政治化難入校園 反國教後曾考慮解散 【學民停運作】黃之鋒:沒有學民沒有今天的我.

  8. 2021年6月21日 · 21/06/2021. 人物專訪. 已經退休的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羅永生教授 一直致力研究香港的解殖和本土思潮筆者讀過他筆下的 《本土思潮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些關於解殖的說法於是大膽邀請已退休的羅教授談談學民思潮冒起的背景和影響分題. 學民思潮既是承接又是突破. 青春政治脫去政治潔癖 破繭而出. 無法延續的學生運動? 學民思潮既是承接、又是突破. 我們先從學民思潮冒起前講起。 早在回歸後,其實已經有一連串的本土社會運動,例如天星、皇后、反高鐵等。 這些運動本身有甚麼特點? 這些運動都沒有特別以學生為對象,是承繼政黨政治之外的社會運動,不以參政或者選舉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