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港專現時提供全日制及兼讀制學士學位高級文憑應用教育文憑毅進文憑及文憑課程範疇涵蓋社會工作網絡安全幼兒教育網絡安全資訊科技設計及媒體製作紀律部隊運動管理日韓語及文化旅遊及酒店款待商業及設計美容等。 [1] 在延續教育方面港專自1992年起開辦僱員再培訓局ERB課程前為再培訓計劃」),是首批法定培訓機構之一。 秉承多年發展職業專才教育的先導者,港專擁有強大的僱主網絡,超過20,000間來自不同業界的僱主機構,包括零售、旅遊、飲食、物流、保健及美容、酒店等已加入港專的僱主網絡,其中逾500間更定期提供學生實習機會,以及課程上的支援。 校園簡史[编辑] 1947年 港專前身為工人夜校,為二次大戰後失學、失業、失醫的貧苦大眾掃盲。

  2. 勞工子弟學校. 1966年以前,香港有6間官立小學,而每學年的學費是30 元 ;而私立學校甚至收費100元以上。 這對於日薪僅1.5元的五金廠女工,是難以負擔的。 1946年9月工聯會前身的港九勞工子弟教育促進會」(後改名為港九勞工教育促進會」,簡稱勞教會」)創辦勞工子弟學校 」(簡稱「勞校」)。 勞校為基層市民提供教育機會。 初時,勞教會缺乏獨立校舍,只能借用海軍船塢華員職工會會址上課。 直至 1948年 工聯會正式成立後,勞工子弟學校已有12間。 1949年5月時處於 冷戰 時期,而 英國 亦為 海外領土 展開防範 赤化 的工作。 香港左翼工人勢力的增長,迫令香港政府企圖解散勞校。 結果令涉事工人、家長、「勞校」師生展開大規模反抗活動 [14] 。

  3. 歷史 [編輯] 1970年代,有鑑於電腦在商業社會中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而社會亦開始需要對電腦有認識的人材,所以當時香港的大專院校都開始自發把現有的應用數學或電子工程科目轉型。 到了1980年代,政府決定在當時的中學課程引入資訊科技教育,並於1986年舉辦首屆中學會考電腦科考試。

  4. 職工盟轄下十個培訓中心一共提供超過300個職業培訓課程當中200多個與 僱員再培訓局 合辦部分課程屬職工盟獨有例如輪椅維修助理專為少數族裔而設的金屬棚架課程等。 職工盟曾經是少數 建造業議會 認可的培訓機構,亦是唯一跟 僱員再培訓局 合辦紮鐵大工課程的機構。 2021年職工盟解散後,轄下培訓中心也停止運作。 外籍家庭傭工 [ 編輯] 在解散前,職工盟認為香港《 最低工資條例 》的保障範圍應包括在香港工作的 外籍家庭傭工 。 [2] 在 外傭居港權爭議 中,職工盟支持在香港工作滿七年的外籍家庭傭工爭取 居港權 。 [3]

  5. 高峰進修學院是 香港 其中一個最大的專業考試中心,位於 灣仔 的考試中心提供不同類別的專業考試包括: 保險中介人資格考試.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考試. LOMA. 中國保險業保險中介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槓桿式外匯交易考試. 中國理財規劃師考試. 保安護衛員技能測試. 課程 [ 編輯] 學院以提供專業證書和 專業文憑 課程為主,此外亦與 才晉高等教育學院 所合作的海外大學合辦銜接學士學位課程,上課模式絕大多數以兼讀制為主。 位置 [ 編輯] 高峰進修學院在職業訓練局眾多機構成員之中,唯一沒有設獨立校舍或辦公大樓的院校,更是其中規模最小的院校。 校舍設於灣仔職業訓練局大樓M層、8至11樓。 其中M層為學院的考試中心,設有櫃枱提供考試報名。

  6.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是 香港政府 為推動當地學校把 資訊科技 投放於 教學改革 而設立的獎勵。 全 香港十八區 除了 屯門區 和 元朗區 因為幅員較廣而設有兩個中心以外,其他各區都各有一間學校獲選為卓越中心。 獲選為卓越中心的學校,除了會被 教育統籌局 (現 教育局 )選為訓練其他老師的基地以外,亦要負責策劃推動區內學校把資訊科技運用於改進教學的計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從2001年開始,本來只有15家成員學校,直至2016年9月已擴展至全香港20家中小學。 地區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 編輯] 20家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分別如下: 參考教育局網頁:http://www.edb.gov.hk/ited/coes.

  7. [1] 各國ICT教育現況 [ 編輯] 日本 [ 編輯] 日本從2010年開始推動「未來學校推動事業」計畫,計畫的目的就是要實驗利用ICT教育的成果。 日本也每年舉行「全國ICT教育首長協議會」,討論執行狀況及未來目標。 日本ICT教育在2018的目標為: 一個班級放置三台學習電腦. 大尺寸演示設備、實際投影儀,高速網際網路、無線區域網達到100% 每四所學校配置一位ICT支持人員. 澳洲 [ 編輯] 為培育澳洲學生數位世界應具備的生活能力及為進階教育數位知識。 澳洲政府投資逾澳幣 24 億元支援中小學資訊傳播技術整合計畫。 澳洲數位教育革命推動下列數項重大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