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8日 · 看網民的反應此版本的倚天屠龍記男的紅了飾演楊逍的林雨申女的紅了趙敏陳鈺琪。 我覺得能令楊逍一角成為亮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編劇花了很大的篇幅給觀眾認識楊逍。 在原著中,讀者只知道紀曉芙被楊逍擄去了一個月,到底那一個月發生了什麼事情,令到紀曉芙斬釘截鐵地改女兒的名字為「楊不悔」呢? 原著中楊逍只是在聽到紀曉芙的死訊後暈倒和因太過激動而傷了張無忌。 二人分開多年,楊逍為什麼不去找紀曉芙? 他對情人的思念又是如何? 這齣電視劇對楊紀二人的愛情卻有很多描述和補白,令觀眾看到楊逍如何對紀曉芙一往情深,令這名一向被視為是風流不覊、到處留情的美男子賦予了至情至聖的一面,亦將一個本來差不多只有紀曉芙口述的經歷立體起來,變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淚的愛情故事。

  2. 2019年6月7日 · 執筆之時正在大台播放的倚天屠龍記》(都已過了大半但仍有人將此劇跟不同年代的版本相比有人說鄭少秋的最經典有說梁朝偉 / 馬 ...

  3. 2019年6月21日 · 2019-06-21.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話說近期內地推出了一套倚天屠龍記電視劇集當中有一幕內地版),周芷若前往客棧找張無忌甫入門店小二趨前問道姑娘,「打尖還是住店」? 相信對說廣東話的人來說,大部分都會對問句中用上了意思是「插隊」的「打尖」大惑不解。 其實,此「打尖」不同彼「打尖」,劇集中所指的是旅途中的小歇或停下來吃點東西,而意思是插隊的「打尖」中的「尖」則是個「借字」。 近年,坊間對「尖」的「本字」有個主流說法: 「櫼」,讀「簽」,指木楔。 如「櫼」作動詞用,有擠進去的意思,那「打櫼」就是「打楔入縫」,引申為「安插」之意,再引申為「插隊」;又「櫼」通過音變可讀成「尖」: 櫼(簽/cim1) ;變聲母→尖/zim1. 所以「尖」的「本字」應為「櫼」。

  4. 2019年1月22日 · 金庸筆下有不少鏢局最出名的是倚天屠龍記龍門鏢局」,笑傲江湖福威鏢局」。 《倚天屠龍記的背景是南宋;《笑傲江湖沒有標明是什麼朝代但論者和影視作品多指為明代不過據史料而言南宋那時應該未有鏢局這行業明朝才有文獻可徵。 金庸筆誤,年前我在此曾撰文指出。 日前,偶得一舊書《中國鏢行:中國保安業史略》(曲彥斌著,上海三聯書店,一九九六年),印證了吾言不虛。 曲彥斌說,以武士充當護衛保障人財安全的做法,古已有之;但作為一種行業,歷史並非久遠。 至明代,文獻中方見有直接的文字記載。 他指出,《金瓶梅》寫西門慶除開有綾緞舖、藥材舖外,還有標行,並以標船運送貨物。 「標」即「鏢」,由此可見,資料雖少,但已證明代已有鏢行這行業。

  5. 2018年11月22日 · 抱着逛逛的心理走進去一看居然在角落處發現好幾套金庸小說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鹿鼎記》,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明河社版本頓時如獲至寶僅花250港元就將一套鹿鼎記納入囊中。 此時恰好接到內地友人的電話,他也是金庸迷,一聽說價格如此便宜,當即吩咐筆者代為付款,「有多少要多少」,把剩下的幾套一掃而光。 付完款正準備離開,忽然有個儒雅長者走進書店,好幾個顧客都與他打招呼。 原來他是此次拍賣會的其中一名拍賣師,中途下場休息。 筆者試探着問他,是否可以補充報名? 該拍賣師很爽快地一口應允。 筆者大喜過望,當即飛奔下樓提取按金,如數繳納後得以進場落座。

  6. 2019年6月21日 · 2019-06-21.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話說近期內地推出了一套倚天屠龍記電視劇集當中有一幕內地版),周芷若前往客棧找張無忌甫入門店小二趨前問道姑娘,「打尖還是住店」? 相信對說廣東話的人來說,大部分都會對問句中用上了意思是「插隊」的「打尖」大惑不解。 其實,此「打尖」不同彼「打尖」,劇集中所指的是旅途中的小歇或停下來吃點東西,而意思是插隊的「打尖」中的「尖」則是個「借字」。 近年,坊間對「尖」的「本字」有個主流說法: 「櫼」,讀「簽」,指木楔。 如「櫼」作動詞用,有擠進去的意思,那「打櫼」就是「打楔入縫」,引申為「安插」之意,再引申為「插隊」;又「櫼」通過音變可讀成「尖」: 櫼(簽/cim1) ;變聲母→尖/zim1. 所以「尖」的「本字」應為「櫼」。

  7. 2019年1月30日 · 2019-01-30. 這書寫了幾個赫赫有名的中國報人,甚為可觀。 作者提供. 黃仲鳴. 我在《香港報人口述歷史》〈後記〉中說:「在羅孚住所訪問的錄影,學生竟遺失了,擬再錄時,羅孚走了。 」我總覺得,書中訪問了二十八位報人,沒有羅孚和金庸(時已病倒榻上),這部口述歷史始終「不全」,遺憾之至。 羅孚被卜少夫稱為「廣西才子」。 除這綽號外,廖承志還呼他為「羅秀才」。 羅秀才一生,可用「傳奇」二字來稱呼。 最為我們熟知和廣傳的是,他是「伯樂」、「催生者」。 他深具識見和慧眼,在一九五零年代,獨排時勢,將在內地已死的武俠小說重新發掘出來,強力拉梁羽生上陣,披甲連載《龍虎鬥京華》,開啟新派武俠小說。 一年後,再「迫」金庸上陣。 從此,武俠小說在海外重生,成了文壇上一株奇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