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7日 · 張竹君丈夫病危的消息在10月底Whatsapp群組間流傳大眾才得知張竹君這位10個月來幾乎每日與港人疫境同行的醫生自己亦一直承受著至親病危的巨大壓力抗疫接近一年張竹君一直無間主持430記者會即使10底傳出其丈夫病危消息她翌日仍以一貫不慍不火的態度匯報最新疫情進展情緒未見波動。...

  2. 2020年12月7日 · 張竹君丈夫病逝 建制泛民同慰問 葉劉:親人病重仍盡忠職守. 撰文:林劍. 出版: 2020-12-07 11:31 更新:2020-12-07 13:17. 227.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由本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主持絕大部分疫情記者會匯報最新情況昨日6日有消息指出張的丈夫因腦癌病逝張竹君曾創下連續72天不休假的紀錄於丈夫患病期間亦繼續主持記者會談吐溫文有禮深受網民讚賞。 本地政界人士不分泛民、建制,紛紛於社交網向其表示慰問。 張竹君喪夫 跨派別政界人士表達慰問 . + 1. 同樣曾經歷喪夫之痛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張醫生幾乎每天出席政府於下午舉行的記者會,期間她的親人雖然病重、更要兼顧照料小朋友,但她仍然盡忠職守,其敬業樂業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3. 2020年11月1日 · 消息指張竹君與丈夫同任職醫生二人均為基督徒惟丈夫去年確診腦癌後接受了多次手術仍未見好轉故張竹君連月來除了應付疫情更不時到醫院探望丈夫同事讚張竹君專業友善親切. 有張竹君的同袍讚揚張竹君工作專業即使備受境及逆境夾擊待人處事仍然相當友善有消息指張的丈夫情況有轉差目前在威院的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令不少與二人相識的親友都十分擔憂。 有張竹君的朋友轉發短訊,希望為其祈禱。 從未缺席記者會 曾連續72日無休假. 張竹君在今年2月8日起,連續72日主持記者會,因此廣受市民認識。 3月中被問及為何沒有休假時,她笑著感謝市民關心,又謙虛地指其他衛生署同事的工作時間可能比她更長,「好多同事都係連續不斷地做嘢,所以我就唔係真係工作最長時間嗰個,可能仲係好啲嗰個嚟嘅」。

  4. 2020年12月6日 · 張竹君丈夫因腦瘤年初起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留醫他今日凌晨3點病情惡化延至早上在醫院離世。...

  5. 惟有消息指同樣任職醫生的張竹君丈夫去年確診腦癌多次手術後仍未見好轉現正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 張醫生連月除了應對疫情外,還要兼顧探望病重丈夫。

  6. 張竹君與丈夫余岳鋒共育有兩名女兒 [15] ,余是一名口腔頜面科牙醫,長女與次女分別於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及英國中學就讀。 余岳鋒於 香港大學 取得牙醫學士(1992年)及牙醫碩士(1995年)學位;並在1996年於 香港中文大學 取得預防醫學碩士學位。 余岳鋒除自設診所私人執業外,亦任職 菲臘牙科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張竹君、余岳鋒夫婦倆人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熱心於禮拜堂事奉,張竹君經常在崇拜中擔任讀經員,余岳鋒更擔任兒童主日學的校長多年。 余數年前發現患上 脑肿瘤 ,曾接受多次手術,但病情反覆,2020年初開始已留 威爾斯親王醫院 腦外科,甚至曾進入 深切治療部 。 2020年11月1日傳出余病情轉差,需要氧氣輔助呼吸,情況一度危殆,後轉穩定 [16] [17] 。

    • 腦瘤六大須知
    • ●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很多,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生命
    • ▼患腦瘤高風險因素:(按圖 👇👇👇)
    • ▼腦瘤可引致的併發症:(按圖 👇👇👇)

    1. 腦瘤是什麼? 腦部約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而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每個半球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額葉、頂葉、顳葉及枕葉,各自控制身體不同的機能。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會形成瘤塊,出現腦腫瘤。 2. 腦瘤等於患腦癌? 據香港防癌會,腦癌並非常見癌症,每年新症維持約200多宗。為什麼有些患者進行「開刀」手術後便痊癒,部分患者則會不斷復發,甚至奪去性命?其實腦瘤只是一種統稱,可分為不同種類的腦瘤,嚴重程度亦不一。腦瘤有機會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即俗稱腦癌)。

    腦部空間有限,當空間被腦瘤佔據,便會壓迫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各項功能,即使是良性腦瘤也不能掉以輕心。 3. 腦瘤的高風險因素是什麼? 腦腫瘤的成因至今未明,惟少數病例相信與先天性、遺傳或化學因素有關。以下的高風險因素或會增加患上腦腫瘤的機會:

    4. 腦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失平衡? 腦瘤先兆一般難以察覺,有部分患者更是毫無徵狀,往往在身體檢查時,或症狀發展得和中風相似,例如手腳無力、言語混亂、臉歪嘴斜才感到異常。 再者,腦部不同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所以徵狀都與腫瘤位置、性質及大小有直接關係。舉例而言,良性腦瘤長在運動區附近,有機會壓迫到掌管運動的腦區而造成患者肢體無力,手腳無法活動。又或腦瘤長在腦下垂體,可能會影響內分泌,使女性的月經失調。

    6. 腦瘤有什麼檢查方法? 如果出現上述腦瘤病徵,應及早檢查。常見腦瘤檢查包括臨床檢驗、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掃描、血管造影、光譜圖掃描、腦部活組織化驗等。 懷疑罹患腦瘤時,醫生會安排以下檢查: 神經學檢查:檢查平衡、肌力、協調、反射、視力、聽力;預測哪個腦內部位受損。 影像學檢查:最常用來評估腦瘤的影像檢查是核磁共振攝影。如果懷疑腫瘤來自其他器官轉移,那就會針對某些部位做影像檢查,像安排胸部或腹部電腦斷層檢查是否有肺癌或腹內腫瘤,安排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是否有乳癌,或是做大腸鏡檢查是否有大腸直腸癌。 相關文章:【癌症】頭痛持續亂說話腦瘤10大徵狀 或因5類癌症轉移到腦引致 腦瘤暫未有預防方法,但大家也有一些可避免的腦瘤高危因素,如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若懷疑出現病徵應及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