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9月25日 · 常見症狀包括: 運動時胸痛加劇. 明顯疲勞. 呼吸急促. 腳踝腫脹. 心跳加快.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容易罹患主動脈瓣逆流的族群如下: 曾經患有風濕熱病的倖存者和天生心臟缺陷的成年人。 高血壓患者,因高血壓可能損害主動脈和主動脈瓣交界處。 年長者,因瓣葉隨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而更容易出現問題。 由於 主動脈逆流最嚴重的併發症是心臟衰竭,代表心臟肌肉已經變得無力,無法正確輸送血液到全身。 並提高感染性心內膜感染的風險。 即使沒有症狀,透過聽診,不難發現嚴重的主動脈瓣逆流。 當有所懷疑時,心臟科醫師大多會安排以下2大檢查: 心臟超音波:利用超音波影像能直接觀察心臟的運動,確定主動脈瓣逆流的嚴重程度。 胸部X光: 可以顯示心臟是否擴大,因為主動脈瓣逆流的病人心臟腔室很多時候都會擴大。

  2. 2019年7月1日 · 台北慈濟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徐展陽表示,急性主動脈症候群的表現,多半是撕裂般胸痛,伴有血壓飆高、胸悶、冒冷汗、下肢無力、暈眩,甚至昏迷等症狀,其存活率與手術介入時機有絕對的正相關性。

  3. 2019年7月16日 · 簡單說明心臟疾病最嚴重的2類,一個是心肌梗塞,一個是主動脈剝離。 心肌梗塞最特別的疼痛是,指不出疼痛的「明確點」,變換不同的姿勢也不會更痛、或是更不痛,但是心臟病引起的胸痛,可能包含下巴、後肩、腋下都會疼痛,稱為「輻射痛」。

  4. 2023年10月12日 · 1. 傳統開放手術: 全身麻醉下將胸部或腹部切開 20-30 公分,將有問題主動脈置換成人工血管,因為傷口大、併發症較高、住院時間長,對於高齡、患有慢性病未必合適。 由於開放式手術是將患部置換成人工血管,屬於較一勞永逸的作法,術後不需要每半年追蹤一次,若是年輕,復原能力較佳的患者亦可考慮採用開放式手術。 2.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 在兩側鼠蹊部各做一個小切口,利用導管傳送系統,將主動脈支架精準地置放於主動脈病灶, 比起開胸剖腹手術,患者恢復速度快,後遺症、感染機會都大幅降低,是這幾年治療新趨勢。 3. 複合式手術: 考量患者病灶範圍較大,可以使用傳統開放手術同時搭配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多管齊下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5. 2022年11月6日 · 即便是輕微胸痛也不可輕忽!.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刊登一項研究表示,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未來 30 年內可能會出現相關心臟問題。. 在美國,每年有超過 650 萬人因胸痛而至急診室就診,該研究針對 13000 名從未有心血管疾病、平均年齡為 54 歲的人 ...

  6. 2021年11月22日 · 主動脈是身體最大的動脈,當心臟打出血液後,透過主動脈將血液輸送全身各處。 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的劇痛,且可能延伸至後背,隨著血液輸送受阻,全身其他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

  7. 2020年10月15日 · 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2倍. 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 80-90%的病人會死亡,特別是在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 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如有併發症可以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陳紹緯分享在臨床就是因為遇過有患者發生主動脈剝離後,詢問家族史發現患者爸爸也因為主動脈剝離去世,也曾聽長輩說有家族成員在年輕時發生不明原因猝死,三年後患者弟弟也發生主動脈剝離,陳紹緯便開始對此議題進行研究。 陳紹緯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3,868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6萬個家庭,進行近3年的研究,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 遺傳因素所佔比例超過一半外,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