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1日 · 以下是中風的常見前兆,可以作為參考評估的依據,如有出現這些前兆,需積極控制以免腦中風發作造成不可挽回的後遺症。 1. 感覺異常: 單側四肢或臉突然沒力、麻木、臉部歪斜、嘴角不自主流口水。

  2. 腦神經科劉國光醫生解構中風徴兆,及早預防以減低中風風險。 中風是什麼?可分幾類? 中風是因腦部的血液供應出現阻斷而發生,中風導致腦細胞缺氧及壞死。臨床上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大約比例為8:2,缺血性中風佔大多數。

  3. 中風為 香港第四大致命疾病,死亡率可達40%以上。根據世界中風組織( 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人受中風影響,更每6秒就有人死於中風中風不但死亡率高,而且對患者及家人帶來持續性的影響和壓力,故此中風是一項

  4. 2023年7月20日 · 9大中風徵兆. 如果短時間內出現以下部分徵狀,就有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 嘴歪. 眼斜.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吞嚥困難. 大小便失禁. 感覺麻木. 流口水. 要知道中風治療是與時間競賽,因此,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必須盡快求醫。 記得口訣「談笑用兵」,如果患者「談」話不清、「笑」臉不對稱、手腳無力「 用」不了,就要盡快打999召喚救「兵」。 中風成因包括先天條件或後天因素影響,例如血管問題、心跳不正、年齡、生活習慣,甚至服用中的藥物都可以是導致中風的因素。 腦中風的風險因素 : 體重過高或肥胖、缺乏運動. 壓力過大. 酗酒、吸煙. 患有代謝症候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膽固醇. 家族有中風或 心臟病 病史. 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正等.

  5. 2018年11月7日 · 辨識中風. 不論是腦中風或小中風都會出現下面幾種症狀及先兆:單側手腳或臉部麻痺說話不清等。. 當這些徵兆發生時,先別慌張,記住「FAST」口訣,確認三大重點:臉歪、手軟、大舌頭。. 1.「F」指的是 FACE,臉歪,請患者微笑,觀察是否一側臉部低垂。. 2 ...

  6. 2020年5月13日 · 概括而言,中風是指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以分為 1)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 和 2)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 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佔全部腦中風的80%以上。

  7. 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是中風發生前的前兆症狀,根據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的資料顯示約三分之一的小中風病人會在未來罹患中風,且多在小中風發生後的1年之內。

  8. 中風」即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的徵狀包括.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 嘴歪. 眼斜.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吞嚥困難. 大小便失禁. 感覺麻木. 流口水. 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 吸煙. 年齡 - 年紀越大,中風機會越大. 高血壓. 血內膽固醇過高. 過重. 缺乏運動. 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風濕性心臟病等會令中風危險倍增. 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 褥瘡. 半身不遂的病人整天躺在床上,臀部、腳跟及肩膀等部位因長期和床褥接觸,受到壓力,皮膚便會潰爛,甚至發炎。 最重要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是常替病人翻身,使他不會長期壓迫同一部位。

  9. 2024年2月7日 · 罹患「中風」的危險因子,包含: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律不整、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不運動、飲食不健康),故降低中風的方法講求的就是對症下藥,以降低自己的危險因子。

  10. 2022年12月27日 · 大部分的腦中風病人發病前是沒有前兆的,但造成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則可能存在已久,只是病人忽略或是沒有察覺。. 以常見的動脈粥狀硬化導致缺血性腦中風為例,病人經常已經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一段時間,例如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