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0月7日 · 上海社科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劉鳴對BBC中文網也表示雖然代價巨大中國通過抗美援朝獲得的國際戰略利益是巨大的這場戰爭提高了中國對朝鮮半島獨一無二的影響力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負面影響是讓剛結束內戰的中國消耗大量資源戰略上讓美國重新返回東亞對中國實施了20年的遏制。...

  2. 抗美援朝運動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支援 韓戰 的運動,是為鞏固政權而開展的 三大全國運動 之一(另兩個是 鎮壓反革命運動 、 土地改革運動 )。 包括國內廣泛、深入開展 抗美援朝 宣傳教育運動,轉變恐美思想;訂立愛國公約,開展生產競賽和擁軍優屬工作;踴躍捐獻飛機大炮運動;組織赴朝慰問團;在 細菌戰 威脅面前開展 愛國衛生運動 等內容 [1] 。 歷史 [ 編輯] 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進一步開展抗美援朝愛國運動的指示》,規定三件中心工作是 [2] : (一)反對美國重新武裝日本,爭取全面的公正的對日和約;

  3.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 朝鮮戰爭 的一部分僅指 中國人民志願軍 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羣眾性運動。 [1-2]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 蘇聯 為首的 社會主義陣營 的配合。 1953年7月,雙方簽訂《 朝鮮停戰協定 》,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1958年, 志願軍 全部撤回中國。 10月25日為 抗美援朝紀念日 。

  4. 2020年11月10日 · 研究概況. 總體上看近十年來抗美援朝史研究在之前研究的基礎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主要體現在出版發表的著作和學術論文在數量質量以及研究領域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與擴展具體表現為: (著作. 據不完全統計近十年來出版的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各類著作有近100部其中學術研究類著作約佔20%學術類著作中影響較大的有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著抗美援朝戰爭史》,該書根據新公布的歷史檔案並在吸收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於2011年和2014年分別出版了修訂版和三卷本對部分章節做了內容增補或修訂並對全書引文注釋做了統一規范。 該書秉承了資料豐富、史實准確、立場鮮明、記述全面等特點,仍然是國內關於抗美援朝史研究最全面系統、最具有代表性的權威性著作。

  5. 2020年10月23日 · 韓戰又稱朝鮮戰爭抗美援朝是冷戰中首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1950年6月爆發至1953年7月結束雙方同意以停戰分界線劃疆而治但至今仍保持著外交和軍事對峙的狀態參戰雙方分別為以北韓中國以及未直接派兵介入的蘇聯為主的共產主義陣營及南韓美國和由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土耳其等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隊。 根據中國官方估算,為期3年多的戰爭中,中朝動員逾164萬兵力,中國佔了逾130萬,總傷亡傷亡逾65萬,包括19.7萬中國人民志願軍陣亡;聯合國軍隊投入兵力亦接近100萬,傷亡逾57萬,包括逾3.6萬美軍陣亡。 南北建國. 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 二次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軍撤出朝鮮半島,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得到了蘇聯同意。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抗美援朝运动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支援 朝鲜战争 的运动,是为巩固政权而开展的 三大全国运动 之一(另两个是 镇压反革命运动 、 土地改革运动 )。 包括国内广泛深入开展 抗美援朝 宣传教育运动,转变恐美思想;订立爱国公约,开展生产竞赛和拥军优属工作;踊跃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组织赴朝慰问团;在 细菌战 威胁面前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 等内容 [1] 。 历史 [ 编辑] 1951年2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运动的指示》,规定三件中心工作是 [2] : (一)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争取全面的公正的对日和约;

  8. 2014年10月7日 ·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鸣对BBC中文网也表示虽然代价巨大中国通过抗美援朝获得的国际战略利益是巨大的这场战争提高了中国对朝鲜半岛独一无二的影响力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负面影响是让刚结束内战的中国消耗大量资源,战略上让美国重新返回东亚,对中国实施了20年的遏制。 历史证实,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武器装备,特别是空军飞机和大批飞行员均来自于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