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千歲機場國內綫航站的地下層則設有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新千歲機場站,有機場專用快車與札幌、旭川等鄰近地區的主要城市連結。

  2. 2024年5月3日 · 新千岁机场(日语: 新千歳空港 / しんちとせくうこう shin chitose kūkō * /? , IATA代码 : CTS ; ICAO代码 : RJCC )位于 日本 北海道 千岁市 与 苫小牧市 交界,是 札幌市 的主机场,于1988年启用,替代了其于 航空自卫队 千岁基地 ( 日语 : 千歳基地 ...

  3. 新千歲機場國內線航站的地下層則設有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所經營的新千歲機場站,有機場專用快車與札幌、旭川等鄰近地區的主要城市連結。

    航空公司
    目的地
    客運大樓
    大阪-伊丹 、 大阪-關西 、 名古屋-中部 、 東京-成田 、 東京-羽田 、 ...
    國內
    日本航空 (由 J-Air 營運)
    大阪-伊丹 、 女滿別 、 仙台 、 花卷 、 青森 、 秋田 、 ...
    國內
    大阪-伊丹 、 神戶 、 大阪-關西 、 小松 、 仙台 、 名古屋-中部 、 ...
    國內
    全日本空輸 (由 全日空之翼航空 ...
    大阪-伊丹 、 大阪-關西 、 女滿別 、 中標津 、 仙台 、 名古屋-中部 、 ...
    國內
  4. 熱帶風暴馬力斯(英語: Tropical Storm Maliksi,國際編號:240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22024)是202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個被命名的風暴。 「馬力斯」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為快速 [1] [2]。 馬力斯是繼2016年5月熱帶低氣壓後,8年以來首個在6月前吹襲港澳兩地的熱帶氣旋,更是自2008年颱風浣熊後,16年以來 ...

    • 歷史
    • 管制制度
    • 空域分級
    • 空管通話
    • 管制概要
    • 進場台及離場台
    • 區域管制
    • 流程
    • 雷達覆蓋範圍
    • 海洋無綫電管制

    倫敦克羅伊登機場(Croydon Airport)於1921年採用航空交通管制辦法,是為世界上第一個使用航空交通管制的機場,而世界普遍認為的第一個航空交通管制員是美國人雅玆·雷格(英語:Archie League)(Archie League) ,當時他發明了一套顏色信號旗來指示飛行員的旗號系統,風雨不改地在聖路易斯國際機場指示飛機的升降。 最初的航空交通管制是各地參考本身的道路法律得來的,世界上第一部規管航空公司的法律是美國的1926年的航空法典(Air Commerce Act (1926)),具聯邦法律的地位。 現代航空交通管制的雛形始於1930年代開始,各地負責管理機場的部門(例如:海港管理局、運輸部門等)紛紛在機場的管制塔裝設無綫電設備,讓飛行員在任何天氣的狀況下都可以跟空管員交換...

    現代的航空交通管制度標準源自芝加哥條約,及後又分為兩大規則: 1. 國際民航組織第4444號文件 2. 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第7110.65S 指示 這兩大標準雖然都是航空交通管制的標準文件,兩者的最大分別是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相對地比聯邦航空局的規則嚴謹得多,甚至規定了管制員對飛機的指令和無綫電通話的格式和用字。而美國的標準就使用英制的單位(例如氣壓單位不同)和較ICAO的標準寬鬆,規限較少。同時,在航機的間距上和跑道規格又有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在主流以外的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 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分別於1990年代兩國對外航空交通量增加後設定成今天的模式,但是他們都主要是跟隨ICAO的規定,不過進入其飛航情報區的飛機就需要以公尺作高度單位(俄羅斯目前絕大多數地區...

    國際民航組織把空域分級為 1. A級:所有航機都需要以儀器飛行(IFR),所有飛機也是由空管強制協調間隔。 1. B級:航機都可以儀器飛行(IFR),目視飛行(VFR)或特別目視飛行(英語:Special visual flight rules)(SVFR),所有飛機也是由空管強制協調間隔。 1. C級:航機都可以儀器飛行(IFR),目視飛行(VFR)或者是特別目視飛行(SVFR)飛航,所有飛機均受分隔,而目視飛行飛機將會由空管提供基本資訊作支援來避開其他目視飛行航機 。 1. D級:航機都可以儀器飛行(IFR),目視飛行(VFR)或者是特別目視飛行(SVFR)飛航,所有飛機均受分隔,而目視飛行飛機將會由空管提供基本資訊作支援來避開全部航機 。 1. E級:航機都可以儀器飛行(IFR),目視...

    自有航空交通管制以來,一直都是使用無綫電作通話的媒介。一般使用的頻道為甚高頻118.00-136.955Mhz,並且明訂為民間禁用頻道,確保不會遭受干擾。使用方法與一般無綫電無異,只需調到正確頻道按下發話鍵就可以發話。但是甚高頻為視距通訊,所以當在海洋管制(下述)台內,往往使用高頻進行視距外通信。除使用無綫電外,大洋中的機場(例如:帕勞)可能因為當地沒有相關的空管員或者是因為當地的規定而要撥電話到所屬飛行情報區(在太平洋的話多為美國奧克蘭海洋管制台)取得出發許可。 由於中頻頻道多雜音且嘈吵,因此可以使用高頻無綫電的飛機都會設有SELCAL(Selective Calling,選擇性接收)功能,讓飛行員在發話後離開頻道,如果空管(無綫電操作員)需要再次呼叫飛機時就會在操作員的無綫電發射器發出一...

    航空交通管制通過分隔橫向(水平)和縱向(垂直)距離以確保航空器有適當的距離。航空交通管制服務提供給所有在受管空域(Controlled Airspace)的飛行器,如果飛行器離開了受管空域,進入了非受管空域(Uncontrolled Airspace)則無任何管制。航空交通管制的形式可以分為五類: 1. 雷達管制(Radar Control) 1.1. 完全依賴雷達並主要使用二次監察雷達(英語: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的管制,主要為離場台(Departure),近場台(Approach)和終端管制(Terminal/Radar/Control)使用。 1. ADS-B管制(ADS-B Control...

    進場台(Approach)及離場台(Departure)是指和機場有聯繫的雷達管制席位,一般統稱為近場台。在美國就稱為TRACON(Terminal Radar Approach Control),即是終端(機場)雷達管制,一般的管制範圍上限都是直至海拔二萬多呎。雖然進場台和離場台的名稱不一樣,負責的又是相反的工作,不過他們都是同一性質的管制席位。而進場台及離場台的工作的是協調飛機起飛後到巡航高度或從巡航空層下降和到離場飛機不會相互碰撞又或者是過分接近。因為他們只依賴雷達進行管制工作,所以進場台、離場台是不需要窗戶的,通常設在管制塔的中間樓層。

    區域管制(Center/Control/Radar/Area Control)是管理進出或者是途經(Enroute)飛行情報區的飛機,管理由二萬多呎至無限高的空域。區域管制工作為協調飛機不同的高度間格,因為飛機由機坪開始經過多重的管制席位,前後距離都會逐漸擴大;而第二項工作就是防止有飛機誤闖飛航情報區範圍或干擾航機的航綫。區域管制同時也會給予目視飛行的飛航器飛行的指引及支援,例如區管會指示他們避開高山又或者是其他的飛機。 區域管制另一項重要工作是處理緊急狀況,由於飛機巡航佔飛行大部分時間,如有任何特發甚至是緊急事故都需要由區管的管制員先聯絡預定降落機場的地面單位(例如:救護車或Follow Me)或者是對飛行員作出支援。 有些區管甚至會特別開一個服務目視飛行飛航器的席位,例如香港區管(設於香...

    一班航機由離開至到達需經過以下管制席位: 1. 飛行員與出發許可席(Delivery)聯絡,取得出發許可和確認SID可用以及使用的應答機電碼 2. 與地面台聯絡,取得後推許可 3. (飛機後推) 4. 飛行員表示準備好滑行後,地面指示飛機滑行到跑道前的等候點(Holding Point) 5. (到逹Holding Point) 6. 飛機會和控制塔聯絡,取得起飛的許可 7. (飛機起飛) 8. 起飛後,控制塔會把飛機交給離場管制,飛機在離場台的頻道後,就會按照管制員指示爬升至管制員許可以的高度,如果沒有特別的問題,例如需要等候其他飛機飛過等,離場就會指示航機爬升至離場和區域管制的交接高度,並在大約2萬英呎(區域管制的交接高度)把飛機交給區域管制 9. 與區域管制聯絡,按照指引繼續爬升至巡航...

    飛航情報區的範圍往往十分廣闊,甚至超越國界,因此區管中心使用的雷達一般都能覆蓋200海浬(370公里)的範圍。由於雷達的電波會被山阻隔,對在低高度飛行的小型飛機造成危險,所以會在適當的地方安裝中繼用的雷達,再用電腦把不同的雷達畫面合併作同一畫面給空管員。如果兩個飛行情報區之間分隔太遠(例如香港和馬尼拉間超過400海浬)就會使用流量管制來確保飛機不會互相接近。 隨着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技術的發展,現在在美國一些地區(例如:多山的阿拉斯加州)經已引入了稱為FANS(Future Air Navigation System,未來航空導航系統(英語:Future Air Navigation System)),透過衛星傳回飛機的位置給空管中心,飛機可以在任何的高度和地形內得到空管的保障。 以香港及馬尼...

    自20世紀30年代,就已有越洋航綫,到戰後,越洋航綫更發展蓬勃。但是各大洋面的海面面積遠遠超過雷達可以覆蓋的範圍,於是海洋無綫電管制台(Oceanic)就應運而生。現時分別有十二個海洋無綫電台:[來源請求] 1. 奧克蘭(英語:Oakland Air Route Traffic Control Center)(Oakland Oceanic),負責管理太平洋近美洲上空 2. 福岡FIR ATMC(日語:航空交通管理センター),負責管理太平洋近亞洲上空 3. 紐約(法語:Centre de contrôle océanique de New York)(New York Oceanic),負責管理大西洋近美國上空 4. 聖馬利亞(法語:Centre de contrôle océanique ...

  5. 千歲市 (日語: 千歳市/ちとせし Chitose shi *? )是位於 北海道 石狩振興局 南部的一個 城市 ,為 新千歲機場 的所在地,因此也成為北海道的物流集散地。. 西部為以 支笏湖 為中心的山區 [1] ,東部為 石狩平原 ,緊鄰 馬追丘陵 ,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鐵路 ...

  6. 新千歲機場站(日語: 新千歳空港駅 / しんちとせくうこうえき Shin-chitose-kūkō eki * /? )是位於 北海道 千歲市 的一個車站(車站編號為AP15),由 北海道旅客鐵道 (JR北海道)經營,為 千歲綫 支綫的車站,同時為全日本最東與最北的機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