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0月14日 · 1983年的香港經歷了一個躁動和不安的夏天。 當時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進行數輪談判後,投資者對於1997年香港的前途問題感到憂慮,股市的恆生指數從7月的高位1,102點急跌超過30%至9月底的758點。 市民對港元失卻信心紛紛拋售港元換取美元當時港元已經以浮動匯率制度運行了九年港元匯率從1983年初的6.5港元兌一美元急劇貶值至差不多10港元兌一美元。 當時香港已形成了貨幣和金融危機。 我仍然清楚記得在30年前的一個傍晚,我下班回家,見到屋邨內一家大型超市被市民團團包圍,因為他們對港元的信心已近乎崩潰,所以趕緊將口袋的港元現鈔換成日用品,以免港元持續貶值下招致更大損失。 超市的食品、廁紙等等因而很早便被搶購一空。

  2. 2013年10月17日 · 香港對外貿易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元交易入口貨品也多以美元計價而港元與美元掛鈎商業機構在估算成本和定價方面就變得比較容易不用擔心因港元兌美元的大幅波動而蒙受虧損亦可節省防範匯率波動的對沖成本。 穩定的匯率提供良好的環境,讓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貿易樞紐。 香港對外貿易總值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1983年的190%升至現在的450%,外貿及相關行業的受僱人數佔整體就業人口的30%。 穩定的匯率亦為香港發展成為金融中心提供一個重要的平台。 美元是國際常用的貨幣,大部分的國際投資者都持有美元作投資用途,投資的收益亦多以美元計算。 舉例來說,全球很多對沖基金及互惠基金也是以美元記賬。 這些投資者在買賣港股的時候,也因為港元兌美元穩定,不需要做對沖,比較方便。

  3. 2022年7月24日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美國進一步加息勢必影響香港市場資金流和資產價格變化。 資金進出港元體系引致銀行總結餘增減,是聯繫匯率制度設計下必然的調整過程;香港外匯儲備龐大、金融和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等因素,是維護聯匯制度的堅實底氣所在。 他又說,當香港隨美國進入加息周期,供樓人士按揭還款負擔難免增加,市民置業或作其他投資決定時應審慎。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7月24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 : 過去一個多月本疫情反彈,但在精準防疫的大原則下,大部分社會及經濟活動仍謹慎有序地進行。 上星期剛開幕的書展,吸引不少市民入場,我也特意出席了兩場新書分享會,並在書展攤檔買了些書籍。 有些參展書商說,今年書展整體上人流仍然不錯,對生意額持審慎樂觀看法。

  4. 2021年2月1日 ·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自由進出港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趨強正正顯示市場對聯繫匯率制度及香港金融貨幣穩定的信心自去年4月以來港元市場一直有淨資金流入港元兌美元匯率多次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合共流入資金接近500億美元

  5. 2024年4月25日 · 政府統計處公布3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4.7%進口貨值也升5.3%錄得有形貿易逆差45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10.5%。 該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845億元,進口貨值為4,295億元。

  6. 2022年9月25日 · 隨着美元兌多國貨幣息差擴闊美元進一步轉強美匯指數升穿113是20年高位反觀英鎊顯著跌至37年低位歐元及日圓就分別下跌至20年及24年低位日圓失守145兌一美元跌勢之急促使日本央行入市干預是自1998年以來首次

  7. 2021年7月19日 · 穩健基礎吸引資金流入港元匯率自2020年初以來保持強勢單在去年4月至10月期間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流入港元體系的資金總額約500億美元當中7月1日後流入的佔420億美元目前香港擁有的外匯儲備超過3.8萬億港元為港元貨幣基礎的1.8倍。 2. 持續創新擴大市場容量 :香港資本市場善於捉緊新興機遇,通過持續創新擴大市場容量。 人民幣國際化、滬深港通及2018年的上市制度改革都是其中的重要例子。 這些開創性的機遇今日在香港市場都已經開花結果,成為推動市場不斷進步向前的增長引擎。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資金池規模超過8,500億人民幣。 滬深港通方面,國安法實施以來,北向及南向平均每日成交額達1,116億人民幣及375億港元,較國安法實施前12個月增長97%及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