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年初一, 新華社突然發表兩篇合共3,500多字的文章,以人過農曆新年帶起話題,列舉中央政府過去多項挺措施,指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內地人民的有力支持」。 文章自然是衝著近期的中港矛盾而來。 人對北京政府的中港政策,以至內地新移民和自由行都產生了很多不滿情緒 ...

  2. (22)是區議會選舉。這是雨傘運動和政改後的第一次全性選舉。 早於今年3月,特首梁振英已呼籲選民,要在選舉中將否決政改的泛民政黨「vote them out」,他的如意算盤是,泛民黨派在這次區選和明年的立法會選舉中落敗,議席大幅縮減,他就可用這項「政績」向北京邀功,要求連任 ...

  3. 之前,得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吩咐,那,既不穿紅亦不着橙,以示我們非紅非橙。 那,是五月二日,這一年的奧運火炬第一次抵達中國土地。 香港人權監察有個觀察員團隊,我是那個組織的執委成員之一。

  4. 在這個制度下,北京能把選舉結果「一手抓」,人的意願卻無從彰顯。 國際民主理論權威戴雅門(Larry Diamond),亦即葉劉淑儀留學美國時的論文指導教授,在接受本傳媒訪問時表示:「這似乎是可想像的最壞結果,不僅沒有民主上的進步,甚至沒有提供達至民主的時間表。

  5. 免費電視發牌風波還在燃燒之際,政府硬推環解放軍軍事碼頭,在城規會召開有史以來最長的申述會,並破天荒限制市民發言時間,務求在下月中通過,再交由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最後定奪,把環新海濱三萬多平方呎核心地段拱手送交解放軍管轄。 發牌風波的核心是一小撮人的政治計算凌駕多數 ...

  6. 條例,全香港只得三位「智者」 林鄭月娥、鄭若驊及李家超認為內容無問題,急於6月12恢復二讀通過。 向來立場比較保守的湯漢樞機都出到聲,指送條例引起恐慌和社會撕裂,勸林鄭虛心聆聽;甚少與官方唱反調的香港律師會訴之以理,發表11頁立場書,促請林鄭暫緩立法。

  7. 臨近全國人大常委會本月底公佈有關香港政改的決定,「消息人士」透過傳媒吹風,預告一個保守的政改方案,揚言泛民主派若不肯「袋住先」,普選又拖十年;與此同時,聯辦主任張曉明分批約見泛民立法會議員,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亦南下深圳,相約全體立法會議員談政改,製造有商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