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2日 · 第一層級私家車固定泊車位的月租收費維持不變即有蓋泊車位為1,640元至2,890元露天泊車位為1,350元至2,390元輕型貨車泊車位方面有蓋泊車位月租維持在3,140元露天泊車位2,420元大型巴士有蓋泊車位月租4,050元露天泊車位3,020元。 電單車有蓋泊車位月租560元;露天泊車位月租430元。 房委會轄下約有3 700個泊車位以時租收費的方式供訪客使用。 房委會進行的市場調查顯示,現時房委會的私家車、輕型貨車及電單車泊車位的時租收費,及私家車泊車位「日泊」和「24小時泊」的收費普遍低於大部分私營停車場的收費水平,而多個私營停車場在過去一年均已上調其時租收費。

  2. 2024年5月2日 · 計劃詳情可瀏覽社署網頁: www.swd.gov.hk/tc/pubsvc/elderly/cat_residentcare/subrcheplace/guangdong/index.html 。. 完. 2024年5月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35分. 社會福利署(社署)今日(五月二日)宣布,「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由五月六日起新增兩間分別位於佛山和深圳的 ...

  3. 2023年2月17日 · 政府今日(二月十七日)宣布,一幅位於深水埗通州街與欽州街西交界的政府短期租約用地(短期租約第STTKW0028號)以月租$400,000,批予和停車場有限公司以落實自動泊車系統項目。 租期先定為五年,其後可每半年續租。 根據租約條款,和停車場有限公司須要架設、興建及安裝拼圖型自動泊車系統,以在該用地不少於210個車位當中,提供不少於50個自動泊車系統車位。 運輸署會與承租者協調,以期於明年第一季啓用該自動泊車系統。 上述地點是第三個在政府短期租約用地安裝自動泊車系統的選址,而位於大埔白石角的政府短期租約停車場內的第二個自動泊車系統,已於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投入服務。 運輸署會繼續推展自動泊車系統項目,以提供更多泊車位和更有效運用空間。 完. 2023年2月17日(星期五)

  4. 2023年10月31日 · 屯門區公屋單位的最佳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63.1元適用於滿田邨滿田樓的1 020個單位及業旺邨業善樓業德樓和業慈樓的2 604個單位東涌區公屋單位的最佳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67.3元適用於雋東邨雋才樓雋華樓雋永樓雋杰樓和雋秀樓的5 200個單位及翔東邨翔日樓翔月樓翔星樓翔輝樓和翔耀樓的4 780個單位。 房委會發言人今日(十月三十一日)表示:「在是次租金釐定中,所有單位的租金水平定於每月2,500元以下。 」他補充說,公屋租金已獲得大幅資助,當中已包括差餉、管理費和維修保養成本。 發言人說:「公屋申請人若未能負擔獲編配的新單位租金,可要求改配租金較廉宜的翻新單位。 如符合申請資格,他們亦可透過租金援助計劃,就舊大廈類別的單位申請援助。 完. 2023年10月31日(星期二)

  5. 房委會釐定四個新屋邨租金. ************. 下稿代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出: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四個暫定於二 一九年三月至六月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公屋),有十一幢非標準型大廈共7 626個單位,其租金將以所屬地區的最高租金水平釐定。 市區公屋單位的最高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85.5元,適用於觀塘秀茂坪邨(秀明道)單幢大廈的322個單位,以及長沙灣麗翠苑(荔枝角道—東京街第二期)兩幢大廈的1 314個單位。 沙田區公屋單位的最高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82.7元,適用於駿洋邨(火炭)五幢大廈的4 846個單位。 上水區公屋單位的最高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60.6元,適用於寶石湖邨(彩園路)三幢大廈的1 144個單位。

  6. 社會福利署(社署)今日(五月二日)宣布,「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由五月六日起新增兩間分別位於佛山和深圳的安老院為認可服務機構。 兩間院舍均由具有在香港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經驗而記錄良好的香港私營機構及內地養老機構合作營運。 兩間新增院舍的資料如下: 連同計劃原有兩間位於深圳和肇慶並由香港非政府機構營運的院舍,參與計劃的院舍數目將增至四間,為正在資助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中央輪候冊)上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並有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養老的長者提供更多選擇。 現正在中央輪候冊上輪候院舍照顧服務並有意參加計劃的長者可向跟進其服務申請的負責工作員提出申請。

  7. 2024年4月22日 · 根據生長調查收集所得的數據和本地及海外專家的意見,香港2020為0至18歲兒童,針對不同性別制定了四套生長圖表,分別為(一)體重圖表;(二)身長/身高圖表;(三)體重指數圖表;以及(四)頭圍圖表。 以新和舊的生長圖表作對比,香港2020的身高及體重均高於香港1993,尤其於青春期的青少年。 值得注意的是,18歲青少年男女的身高中位數有約兩厘米增長。 調查中0至5歲香港兒童的數據亦與世衞2006吻合。 研究總結香港2020和世衞2006分別適用於0至18歲以及0至5歲的香港兒童。 此外,由於兒童身體的脂肪分布隨着年齡有所改變,研究同時建議更新超重及肥胖的評估及定義,以體重指數取代身高別體重。 許多地區(包括內地、英國、美國等)的生長評估均以體重指數作指標。

  1. 相關搜尋

    星峰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