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學校重開,及後開辦中文中學,但於1950年結束。 1955年遷至皇后大道東現址。 香港華仁書院校友遍布各行各業,像曾蔭權、林瑞麟、鄔維庸、胡應湘、呂大樂、梁繼璋等知名人士都是華仁校友。

  2.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港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這座兩層高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巍峨古典,內設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及集會廳,是本港外籍人士及上流社會的文化中心。

  3. 在香港演藝界,能將「奸人」演繹得出神入化並成為經典的,大概只有石堅一人。演活無數奸角、一生與「奸」字結下不解緣的「堅叔」石堅(1913年1月1日-2009年6月3日),少年時體弱多病,故習武以強身健體,亦因此建立了扎實的功夫底子。

  4. 早年於五、六十年代,在新界郊區到處可見農田,最主要地區為元朗、錦田一帶。到八十年代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及在1998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可無限額地大量輸入本港,香港農業式微。直到金融風暴後,香港經濟低迷,以往作為經濟支柱的零售業、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等,齊受打擊 ...

  5. 廣九直通火車在1949年中斷,儘管5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提出,希望兩地直通火車恢復運行。但因當時國內局勢不穩,因而沒有實現。到了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加上中英關係的進一步改善,港穗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為了廣大旅客的方便,廣州方面提出了火車直駛九龍的建議,立即 ...

  6. 因此,除隧道收費,由1984年6月1日起,當局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冀減低流量,但成效甚微,後來政府決定在1986至1989下半年期間建設東區海底隧道以分流部分車輛以減輕壓力。該隧道以「建造、營運、移轉」形式興建,專營在1999年8月31 ...

  7. 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交由英國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