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4日 · 國際扶輪3450地區心肺復甦法及去顫法教育計劃啟動禮今日14日於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總部舉行因應疫情為免急救人員在施行急救時對感染病毒有所顧慮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提出施行心肺復甦的防感染版本予公眾人士參考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政府一直重視急救教育與政策一脈相承望能促進市民對急救程序的認識。 為免急救人員在施行急救時對感染病毒有所顧慮,香港聖約翰救護機構提出施行心肺復甦的防感染版本予公眾人士參考。 (黃穎津攝) 每10萬人有100人因心臟病死亡 聖約翰推防感染CPR.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01-2019年主要死因的死亡率」本港每年每10萬人中,有70至近百人因心臟病死亡。

  2. 2019年4月17日 · + 17. 消防處的服務承諾要求救護車在收到召喚後12分鐘內到達求助現場惟本港有不少鄉村位置偏僻緊急救護服務召達時間或超過12分鐘心臟驟停患者可能因未能及時獲得救治而死亡屆時或需以心肺復甦法和心臟除顫器先作緊急救援保安局局長今日17日書面回覆議員提問認為向村民加強推廣心肺復甦法自動心臟除顫器的應用加上提供調派後指引服務能提高傷病者的存活機會。 (資料圖片) 保安局局長今日(17日)書面回覆議員提問,認為向村民加強推廣心肺復甦法、自動心臟除顫器的應用,加上提供調派後指引服務,能提高傷病者的存活機會。 惟局方卻指,並不掌握鄉村村公所有否設置自動心臟除顫器的資料,意味市民心臟病發時,或只能靠旁人以心肺復甦法作緊急救援的情況。

  3. 2022年8月3日 · 全港首個兒童急救課程 6歲女孩學心肺復甦法 面對危急保持鎮定. 撰文:許珞珩. 出版: 2022-08-03 10:27 更新:2022-08-03 17:47. 8. 當大家認為最安全的地方是家中」,其實隱藏了不少危機衞生署有報告指出逾四分一損傷意外在家發生常見有跌傷運動損傷燒傷及動物咬傷等近日亦有不少新聞涉及兒童鯁喉致死喚起大眾更關注兒童留在家中的安全問題。 有家長趁暑假帶小朋友參加兒童急救課程,希望當小朋友一旦面對危急情況時,可保持冷靜及鎮定,作出適當的處理。 攝影:鄭子峰.

  4. 2018年11月9日 · 2. 0. 消防處推出真人版任何仁」(Anyone後迅速爆紅,「任何仁的出現本是為了推廣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心肺復甦術CPR及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AED機的訊息不過有網民擔心如果幫人進行CPR萬一施救失敗會否把人搓死」,或甚至承擔法律責任在澳洲習醫的醫科生Will在facebook解疑強調心臟停頓時CPR係唔會搓死人」,即使救護員8分鐘內到達病人已經有8分鐘的腦部缺氧他表示有研究指路人施行心外壓CPR及使用AED是最能拯救心跳停頓病人的方法,「即使無學過都可以提高生存機率」。

  5. 2020年12月13日 · 疫情下人與人接觸都小心翼翼保持社交距離有人發現聖約翰救護機構更新了急救指引在心肺復甦程序CPR增設了防感染版本」,最大不同就是免除了人工呼吸的步驟只留下心外壓部分成為Hands-Only CPR」。惟此方法惹來爭議質疑成效

  6. 2024年4月27日 · 有份獲獎的休班警員及急救員上月合作運用心肺復甦法和自動心臟除顫器進行急救成功救回一名跑步期間心臟驟停另一名休班警性命該急救員表示:「當下冇諗太多但知道救返條人命就覺得好開心」。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全港由3年前不足1,000部AED機增加至現在有約3,000部消防處計劃在未來3年內再加1,000部AED機。 消防處今日(27日)「有心·救心」頒獎禮暨嘉年華,為熱心救人的市民以及參與安裝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的機構頒獎。 (梁鵬威攝) 消防處今日(27日)「有心·救心」頒獎禮暨嘉年華,為熱心救人的市民以及參與安裝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的機構頒獎。 13位得獎市民當中,有兩位市民合作救回一位因心肌肥大而突然心臟驟停失去意識的市民。

  7. 2018年12月1日 · 消防處今日1日在消防及救護學院舉辦首場社區心肺復甦法及除顫器教育講座」,人氣爆登的任何仁現身與現場近百名參與市民聽住擊活人心的口訣練習心肺復甦法並親身示範哽塞急救據消防處統計30種調派後指引自10月實施後至上月20日共向約6.8萬名召喚緊急救護人士提供服務約36%求助屬於一般疾病如腹瀉嘔吐及頭暈有129宗召喚涉及哽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