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由美國新創企業AKA開發的支援英語學習的小型機器人Musio,目前已成功打入日本市場,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首席戰略官CSO布萊恩・先生分享其成功背後的祕密故事吧! 「Musio」有著白色的圓滾滾體型,在高約30公分的二頭身上有雙可愛的眼睛。 它會說完美的英文,是能夠支援日本高需求英語學習的小型機器人。 開發Musio的AKA設立於2009年,是以「讓人類跟機器人能成為好朋友的世界」為目標,開發人工智慧溝通引擎及機器人的美國新創公司。 該公司在美國某群眾募資網站募集機器人開發資金時,發現了一件事──「儘管在日本是沒什麼知名度的網頁,但日本的出資者人數卻是最多的」日本法人首席戰略官CSO布萊恩・先生如此說道。 這是AKA從2015年開始到日本發展事業的理由之一。

  2. 桃太郎傳說舞台的日本百大名城|鬼之城. 來到岡山觀光,岡山市區內處處可見「桃太郎」的蹤跡。. 位於總社市的鬼之城,正是《桃太郎》傳說的代表之地,亦是日本100名城之一!. 然而,鬼之城的歷史並未被記錄在史書中,相關來源和建造年代仍然是謎,使得 ...

  3. 東京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以及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經常舉辦世界名畫主題展覽,比如天才大師奧納多・達文西、印象派巨人克勞德・莫內、羅浮宮博物館藏品展等,每到週末總是人山人海,甚至有的主題展的一天觀賞人數就達萬人

  4. 在日生活 日本文化. 肆虐全球的2019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日本也備受關注,特別是東京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連日增加後,電視上新聞或政論節目隨時都在談論疫情發展。 記得上大學剛學日語的時候,日本老師講到一個詞,名叫「虎列刺(コレラ)」(即霍亂),當時真是談「虎」色變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 來到日本後發現,這個島國人口稠密,對於傳染病比較敏感,從幼兒園開始就教育小孩子勤洗手,回家第一件事要漱口。 開始以為只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後來覺得其中可能還有其他原因。 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日本近代歷史上經歷的災難之中,就有極其嚴重的傳染病的事例,當時的報紙也和現在一樣,每天追踪報導,原來這是一種集體記憶。 據記載,最初霍亂流行是在1822年,源自印度的霍亂經中國傳入日本。

  5. 大學時專攻廣告設計的陳韋仁,工作時卻因緣際會下成為社長秘書,讓原先本就對日本文化有著喜好的他,促成了28歲赴日本留學的機會,開啟一段與清酒剪不斷的綿延旅程! 過往對於日本神話深感興趣的他,曾自學日語,又因為工作關係深造考取日檢N1證照,但是要明瞭釀酒中所需的文字語彙,絕非簡單之事,但陳韋仁回味著那次與島根地酒初遇的驚艷,他這麼說:「香氣迷人,加上微辛口帶著清爽酸香尾韻,不論香氣、層次,完全不同於以往味蕾體驗! 」促成了這段清酒旅行的起點;一邊求學深造日文的過程中,一邊嘗試各種清酒,而後又品嚐到獺祭後,讓他著實著迷清酒的魅力,於是自薦赴酒造學習,不僅了解釀酒過程,同時也增進釀酒相關語彙,而其畢業後也被網羅成為酒商的海外業務! 写真提供:陳韋仁.

  6. 忍者是日本特有的一種職業,簡單來說就是在古代日本受過特殊機構施以特殊「忍術訓練」的特戰殺手、特戰間諜。 僅僅從「忍者」這一稱呼上是不是腦中瞬間多了很多帥氣的畫面呢? 究竟真正的忍者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他們的身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走進忍者的神秘世界窺探其中奧秘吧! 秘密一:忍者名稱的起源. 據說在日本首次派遣忍者完成任務的是聖德太子,當時的忍者普遍被稱為「忍 (日語發音: shinobi )」。

  7. 「池坊(いけのぼう)」是日本花道藝術的創始,擁有最長的歷史,是日本插花藝術的根源,該流派至今仍擁有最多的會員數。 據說池坊是在14世紀,由一位日本遣唐使將唐朝的佛前供花文化帶回後,在日本慢慢衍生出的風格。 因受到佛前供花文化的影響,池坊對於花材的展現也擁有較為嚴格的規則及嚴謹的配置。 其中「立華」是池坊的一大特色,由佛前供花演變而來,透過花材的配置來展現纖細的線條。 此外,「型」是池坊流派相當注重的一環,作品風格多呈現直立高挑的噴水形式,藉此模仿山水等大自然景色。 https://pixta.jp/photo/37129510. 花道中的「小原流(おはら)」流派興起於明治中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