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6日 · 根據《聯合新聞網》的報導:. 高雄市議員蕭永達結合西區扶輪社、雄中、雄女、雄商、雄工與樹德家商,今天舉辦「英雄返校,雄中自衛隊出巡」大遊行,重返自衛隊保護民眾路程,強調公義和平精神。. 副市長許立明表示,「雄中自衛隊」是另類的二二八故事 ...

  2. 2017年12月20日 · 最先提出「成長心態」理論的是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教授。 所謂「成長心態」,是指要發揮個人潛力別無他法,只有親身挑戰—眼前的難關正是自我成長的絕佳機會。

  3. 身為台灣留美第一人,他和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一起被聘為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委員,這就是現今台灣大學的前身。 林茂生同時代理文學院院長的職務。

    • 杜凱琹中學1
    • 杜凱琹中學2
    • 杜凱琹中學3
    • 杜凱琹中學4
    • 兒童讀經班的提倡與弟子規的推崇
    • 建構而來的僵化道德教育
    • 對讀經的過度期待
    • 讀經班用意良善但早該改制

    《弟子規》作者為李毓秀,山西康熙年間秀才,此書為其所編寫之童蒙書,後經賈存仁修訂方定名。然仔細讀來,此書無論內容文字皆非上乘,是以其人其書皆不見顯揚。那麼這本書何以成為當前聖典呢?遠因出在王財貴教授提倡的兒童讀經班。 上世紀九零年代,王教授主張兒童要大量背誦經典,而且不用解釋,如此便可內化成賢,因為理論簡便,接下來此說風行草偃,大量宗教團體基於道德教育之出發點,亦大舉投入物力人力鼓動,在台灣常見的就是淨空法師、一貫道、福智基金會等教團。 他們印製好了教材、準備好了師資志工、辦理了大量活動和讀經班,這大風就這麼一路吹入了各級學校,不少基層老師可能來不及反思,再加上近年閱讀教育推廣,也就樂得順勢配合。聲勢之大,連對岸中國都跟著擺動,隨著國學熱,近年蔚為顯學。 這種只背不講的教育,要的就是本簡單易...

    我不能說他們的「用意」是錯的,但是他們對當代困境的「問題意識」跟「解決方法」卻可能有誤。 道德不是問題之因,也不是解決之道,更不可能被規訓而成。一個人的思想跟行為,必須經過倫理學思辨才能成形,先搞定「為什麼該這麼做」,才能導出「該怎麼做」,偏偏《弟子規》在這部份付之闕如,劈頭就來個「弟子規(乃)聖人訓」,孔子知道應該會火大到彈出來。 我們回去看看《論語》,裡面皆是情境討論教學,面對一個真實或假設的前提,師生共同思考,孔子擔任的也只是引導,這位老師溫暖而舒闊,課堂充滿討論思辨的氣氛,絕對沒有板起臉來擺起「林北聖人也」的架子。 況且九流十家都不是什麼乖寶寶,他們都覺得世界有問題,可是都沒有先例提供答案,能靠的只有自己,他們以身心跟所處時代辯詰搏鬥,是為了活得有意義,並不是要成為後代的什麼規範。 ...

    我們早就該問為什麼了!我甚至在自我檢討為什麼這麼晚才開始發聲! 對兒童讀經教育和《弟子規》的反思,今天人渣文本也出手了:見蘋果社論《弟子規與龜弟子》 目前整個社會對於讀經風氣的「寬容」或期待,是因為覺得提昇(拯救)道德,真的能改善困境與亂象。但我們也應察覺,當代問題之複雜,不能過於簡單歸因。 我的擔憂是,在這樣鋪天蓋地的氣氛裡,一早就發現教育跟生活脫鉤的孩子,讀經對他來說就是培養虛以委蛇的表面功夫,就跟我們以前讀三民主義、青年十二守則一樣。 茍若子弟真的受其陶成,並形成價值觀,那麼在未來恐會遭逢更多的困惑甚至掙扎,因《弟子規》能涵蓋的範圍太小,而且當代社會之軌道已經不在其規劃邏輯裡運行,比如我還挺想知道《弟子規》能如何看待或解釋公民運動。 單一價值觀很容易只尋求簡單解、無上解,成為「接受問題...

    簡單整理起來,我們初步應該針對的問題有: 1.《弟子規》是儒家傳統經典嗎,內容就是儒家思想嗎? 2. 《弟子規》強調的倫理秩序是先驗的、放諸四海而皆準、古今不易的真理嗎? 3. 熟讀《弟子規》,與德性養成有必然關係嗎? 4. 除了道德教育,《弟子規》具有文化知識或文學美感的養成效果嗎? 5. 《弟子規》為什麼主要都是宗教團體在推行? 6. 這樣的體系會什麼會這麼輕易的跟學校結合? 7. 只需背誦不用解釋,小孩長大就會懂的理論,為什麼這麼容易被接受? 8. 當代沒有更適合的童蒙教材嗎?為什麼非《弟子規》不可? 請各位家長,或身邊有學齡兒童親友的朋友們先參考,然後多與讀經教育提倡者對話。我寫這篇不是為了否定或對立,相反的是感覺讀經教育或跟慈濟志業一樣,都是台灣民間難能可貴的動能,只是發展至某階段...

  4. 2024年3月26日 · 首波課程包含免費「全民 AI 通識課」、Hahow 熱門課. YouTube 分享,平台上的學習內容分為 3 種:學校教育、職能技能、日常生活,包含有廣告的免費課程,以及無廣告的付費課程。. 隨著新功能上線, YouTube 找來數位發展部、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CW、均一教育平台 ...

  5. 2017年7月11日 · 美國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上個月3日受邀至兒子就讀的中學(知名男校Cardigan Mountain School)發表畢業致詞,他的致詞裡面沒有「前程似錦、鵬程萬里」,卻希望台下所有學生能遭遇「不幸」、「挫敗」甚至是「被背叛」。

  6. 2021年7月6日 · VidaOrange為你整理了《高年級實習生》中,由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傳達的 4個「老派智慧」,也許,你可以從這位高年級實習生的職場哲學當中,憶起這些年自己在工作時所秉持的信念。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老派智慧1:關鍵,是主動出擊. 「我知道我的生命出現空缺,而我必須填補它。 圖片來源:《高年級實習生》劇照. 今年70歲的班・惠塔克,過去40年過著規律的生活,擔任一間電話簿公司的副總,負責行銷和廣告。 在經歷退休、愛妻過世後,他發現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個空洞,他試著上瑜珈、學中文、打高爾夫,盡其所能填補這個空缺卻徒勞無功。 直到班看到茱兒的公司在招募高年級實習生,他決定主動學習錄製自我介紹影片應徵,開啟了自己的「實習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