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20日 · 除了真誠地去接受父母帶給我們的生命力量外,更進一步去感受父母傳遞給我們的愛與支持,在我們身上被擴散與強化的感覺。 此刻的你,會清楚知道,當你朝著系統的方向往前走時,看起來是遠離了身後的父母,但彼此的情感連結,仍然緊緊相繫。

  2. 2020年11月2日 · 給孩子的人生造成不良影響的「有毒母親」、在毫無自覺的狀況下施加精神暴力的「精神虐待父親」、年老父母的照護問題等, 父母本身就形成巨大的壓力,許多人因此身心失調,飽受困擾。

  3. 2018年6月27日 · 自戀型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情感和欲求,把自己擺在第一,這時孩子就必須扮演滿足父母欲望的角色。 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欲望,就算只是單純地說出來,也會覺得那是威脅父母的行為—若這種情況一而再的發生,在孩子心裡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孩子無法感受到自身健全與理所當然要有的情感與欲求,把自己的情感和欲求當成是威脅整個家庭的「問題」。 自戀型父母會無視,甚至嘲諷孩子的情感和欲求,例如會說出以下這些話. 「你只想到自己嗎? 「都是你這麼懶惰,讓我們白受這麼多苦! 「你現在是在反抗我們嗎? 「你真是太讓我們丟臉了! 收到這些批評時,孩子會選擇慢慢收起自己的感受,改用父母的標準來評斷所有事情。 擔心自己是不是為父母、家庭帶來困擾,逃避內心的情感,覺得自己的情感和欲求會為自己、全家帶來麻煩,而努力忽視內心的感受。

  4. 2021年7月16日 · 「爸,我們需要聊一聊。 「這不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不,我說的是『認真地』聊一聊。 去年才在大銀幕前上映的感人電影《父親》,講述著一段藉著褪去的記憶,父親與女兒重新認識彼此的故事。 獨自居住在倫敦的安東尼,隨著年齡漸長慢慢失去記憶,而個性倔強的他,拒絕了女兒 Ann 的關心與協助,不僅將女兒請來的看護拒之千里之外,也把女兒的愛越推越遠。 然而情況愈發不樂觀,面對父親令人擔心的生活狀況,Ann 決定將父親接到自己的住所就近照料。 慢慢將現實與記憶混淆的安東尼,開始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感到困惑,也逃不過最令人鼻酸的那幕:望著最親近的女兒,安東尼卻怯生生地地問:「妳是誰?

  5. 2017年8月30日 · 一個 8 歲失去媽媽,爸爸也不管的小孩有討好他人的傾向難道不對嗎?如果他不那樣做的話,那他 8 歲時就被這個世界滅掉了。父母是否在成長初期給予孩子情緒的允許和呼應,決定了我們是否會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6. 2017年11月22日 · 我愛你,爸爸。 我很幸福,謝謝你們,永遠都是最好的爸爸媽媽。 孩子看到父母天天吵架,只會覺得愛情、家庭是一件沉重的負擔。離婚沒有想像中可怕,如果分開能讓彼此快樂,毋須 死守家庭的表象;只有發自內心快樂的父母,才能帶給孩子真正的 ...

  7. 2018年4月26日 · ,15歲,來自暖武裏,從事賣淫一年,父親去世,母親失業,夢想成為警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